月饼还是五仁的好

文/宛清流

又是一年中秋到,依旧皓月千里,因为疫情,却难以和家人团圆,一起吃月饼、赏月,只能望月兴叹,徒添一腔离愁。

虽然不能陪父母一起欢度中秋,但稍微调整下心态,我们还是可以将中秋节过得有些诗意的。月不亏人,清辉洒向别墅大宅,也洒向农家小院。花前赏月,月下共酌,低吟浅诵,视频连线,银屏传情,聊解乡愁,不可视为人生不如意中之一快乎?

八月十四日早,单位食堂提供了月饼,有五仁、豆沙等馅,我随意夹了一块,低头一看,圆圆的月饼中间赫然写着“传统五仁”四个字,心中一喜。单位食堂现在越来越人性化,中秋节前供应月饼、腊八早上熬出一锅料足味醇的腊八粥,满足了众人味蕾对节日的需求。

单位的五仁月饼,馅中有花生、白芝麻、葡萄干,甜味过重,半块之后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记忆里,还是小时候的五仁月饼好吃。可能是提前好多天就做好了,而且当时没有冰箱冰柜,只能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小时候的五仁月饼吃起来比较硬,费牙,但里面的馅内容更丰富、更实在,除了花生、芝麻,杏仁、冰糖、青红丝是必不可少的。慢慢咬一口,花生、芝麻的香,冰糖、青红丝的甜,油炸面粉的香,汇集在一起,冲击着味蕾,香在唇齿间,甜在人心里,生活的幸福感、过节的愉悦感,一齐涌上来,将整个童年浸润包裹,将时代的记忆精雕细磨,刻留在大脑回沟里,沉淀成香甜味的梦。

因为穷,我们一家六口,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常常是一块月饼切成两半,甚至四瓣。所以,不敢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一口吞下,只能慢慢咬、细细品。

现在的月饼,包装精美、品种繁多,按产地分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等;按口味分,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月饼馅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等;月饼皮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

尝遍天下月饼,归来仍忆少年。豆沙馅的太腻人,这蓉那蓉的粘口腔,咸味的吃不习惯,麻辣的口味太重,只有蛋黄馅的还可以接受。但归根结底,最令人难忘、最能与中秋节庆相匹配的月饼,还是传统五仁馅的。

岁月赓续,月华不老,撷一瓣桂花,赏一轮银辉,解两地相思,消三地乡愁,愿君四季花开,五体通透,化不如意为天上云烟,将诸烦恼抛万里海涛。

一块五仁月饼,从少年吃到中年,从青丝吃到鬓白,以前慢慢地吃,是怕吃完就没了,现在慢慢地吃,是细细回味童年的味道。

一块五仁月饼,今后还要吃下去,直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