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杏香从山坡坡上飘过

炎炎夏日的午后一小盘巴杏悄悄见了底,小时候我吃的杏都是成熟后成金黄色,而巴杏则是红里透着黄,黄里泛着红,色泽鲜艳,入口即化,一口香甜的汁水和果肉就这样慢慢沁入心脾。


一颗巴杏拉开了我幼时对杏树的喜欢和对杏子痴迷。前段时间与朋友联络多次,希望能寄一些九成熟的巴杏给我,朋友的回复是微酸,再等等。直到上周朋友摘了九成熟的巴杏寄了两箱给我。他去摘杏时,我要求他拍他家农场的照片给我,从照片中我看到了原生态的状态。一两只大鹅慢慢悠悠在杏树下散步,一只鸡在杏树下的草丛中捉虫。我告诉他,这就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满山遍野的杏树,品种都不及现在的巴杏,成熟后虽也清甜,后味却泛着苦涩。幼时最喜欢爬在杏树上摘杏吃,夏日的阳光照射的土地开始龟裂,而我却不知疲倦不怕阳光的灼热满山遍野找可以爬上去摘杏吃的杏树。有时候我都傻傻分不清那时候我是喜欢吃杏还是喜欢爬树。

现在我却明白,我念念不忘的不仅仅是那一颗颗成熟的杏,更眷恋那一棵棵杏树,而爱得深沉的是那一片黄土地。养育我的山山水水,和相伴成长的花草树木才是我最深的眷恋。

吃一颗巴杏,回味着幼时的幸福,汁水饱满趟过唇齿,穿越舌尖,最终到达脾胃,欢喜在眼里,甜在心里。如果不是距离近,九成熟的巴杏是难以吃到的,巴杏太熟则难以运输,即便用了泡沫包装也难以保证运输后的完整,而七八成熟的杏则可以经过几天的运输依然保持酸甜清脆的口感。朋友为了实现口感和质量的同步保障,选用了最快的运输方式。大多数人也都喜欢七八成熟的巴杏,红绿相间,黄红相间,可爱至极。


吃完巴杏留下杏核捣碎拿出杏仁,剥掉那一层土黄色的薄衣,放入口中耳畔响起牙齿与杏仁磨合的清脆响声。朋友告诉我可以把杏仁晾干煮粥吃,我哪里能等到那杏仁晾干,吃了杏子就迫不及待地吃掉那没有丝毫苦涩的甜杏仁,我更等不到将杏仁拌上时令的苦菜,来一盘凉拌菜解暑又下饭。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食物本来的味道更让人迫不及待,更加无法抗拒。我问朋友杏子为何如此香甜,朋友说你看看我的农场有什么?鸡和鹅我回答说。朋友说鸡粪做肥料用在杏树地,如果鸡粪不够就用鹅粪代替,天然肥料与树间隔一米,既能供足杏树所需养分又实现了原生态的循环再利用。

我笑称他就是现代环保型的农场主。巴杏每一年的产量都不固定,既没有用农药又不用其他增产方式,偶尔在吃的时候会遇到一颗虫吃过的,一般来说虫子吃过得更甜,就像桃子有时候会被小松鼠啃食,而被小松鼠啃食过的桃子要比其他桃子的味道更香甜。如果遇到有虫子的杏子,可以扔掉杏肉但不要扔掉杏仁。杏仁不仅可以煮粥吃,更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六月就开始与朋友预约年底的大鹅和公鸡,不喂饲料的鸡和鹅现在已经不多了。而我对小时候过年时母亲炖的一锅土鸡依旧念念不忘。陕北这片土地孕育的不仅仅是一棵棵鲜活的树,更孕育了一群辛勤和智慧的人。

这一季,杏香从山坡上飘过,飘入多少过路人的鼻翼,飘入多少吃货的心里。


此等美味一定要分享才更添香与甜。下面为朋友的微信号,可以添加他,今天枝头的巴杏,明天你口中的香甜。1809803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