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了没几篇,倒是烦恼很多天,然后瞅了瞅时间,今天已过大半天。
不管是写文也好,还是做别的事也罢,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坚持在最开始就像是一盏微弱的灯,越是往前给足马力的,灯越亮。
在写作的时候,其实脑子里面很容易一团乱,先要想想今天写的内容与之前的是不是同一领域的,然后写什么内容,框架怎么定,中心思想是什么,可能写着写着,内容一般,框架没有,纯看心情。
就像我自己,还是专业知识太过浅薄,又或者是一开始本来是想好的要写什么,但没写几个字,就已经写不下去了,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
当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去网站上逛逛,看看别人写的,想要找到点灵感,这样做是可以的,但不要陷得太深,很容易被带偏,任何一位写作的,都是会代入自己主观看法的,自己定性不好的,就容易写出不是自己的看法,还会在那里别扭着。
不知道写什么,可以试着找找方法,平常多积累积累素材,方法;
写日记:
写日记并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词藻,只是生活或者工作上的琐事,但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喜欢每天都坚持写日记的,记录着每天生活上的点点滴滴,自己的心情变化。
让笔来记住你的心里故事,闲时可以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用时也可以写在文中。
看书:
现在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忙碌的,可能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书,觉得太枯燥了,整篇整篇的文字,还得买书本,所以很多人都放弃了,但看书也不一定是纸质版的,也有很多电子书的。
如果在闲暇时能看看书,自己喜欢写哪方面的,就专门看哪方面的书籍,我自己就是买了有关于心理和情感类的书籍,看了书后,整个人都是能感受到自己又学到了点东西的;
经历:
也可以回想自己的经历,经历不一定是成年后,在社会上见到了很多人,也看到了很多事,自己的心理发生了很多变化,才能算是有经历。
经历有很多,几岁的经历也是经历,反而还更加记忆深刻,又比如上了几年级,发生了什么事,那时或许想法单纯,但随着时间长了,或许自己能从中看到一些别的信息。
还有经常到外面走走,可以看看风景,听听外面的声音,也许就有什么是能触动到你的。
还有写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写,就有点像不会炒菜的人一样,可能第一步是洗锅都不知道,油怎样才算溅好了,调料什么时候放等等。所以写文也是,有步骤的。
首先是素材的积累:
如果能坚持写日记,哪怕只有几句话也是写下来的东西。看书,不一定是要在里面悟出什么大道理,毕竟不是搞修行的,只是个平凡人,就按照平凡人的角度来看,理解的是文字的内容,表达的是什么,和自己的看法。
在平常看人看事的时候,要学会细心地观察,听别人说话,也要保持自己的观点,要学会客主观的转换;
开门见山:
最重要的是不能偏题,像以前写作文一样,很多老师讲的第一点就是“开门见山,”也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要抓住主题,不要一开头就跑题了,这样写下来的话,那后面的内容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顺序:
写文是有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也就是前后要有个照应,不能写着写着就让前后两个最后成了陌生人,分手了。
过渡:
过渡就是为了使文章看起来更连贯,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关系,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得要让内容是一队的,不是随便拉来凑数的。
中心思想:
写文章最不能少的就是中心思想,文章的主题,前后的连接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你想给别人讲什么道理或者什么意思。
修改:
每次发了什么,首先是看看有没有错别字,图片与内容有没有关系,内容有没有多余的,有的要长话短说,字词上面有没有不合适的,句子是否通顺。
见到过有的友友们写的文章,有的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用上的,这不行的,毕竟是发到平台上给更多人看的,其中专业的人士的非常的多,所以不是自己发的朋友圈,得要学会严谨。
所以,写文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难,学会方法很重要,写什么,怎么写等
最主要的是坚持就是不放弃,可能效果甚微,但不坚持,什么都没有。
以上仅为本人观点,并不是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