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孔子对自己的四大戒条,他真正的做到了。凡事不用自己的意念凭空想象和猜测,而要从实际出发;判断一件事情,也不要太武断,太绝对,因为事物都会发生变化;对于自己不要太过于固执,太拘泥于陈旧的思想,而要与时俱进,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自我不要太执着,就算很有本事,也不要自以为是,因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真正的君子,凡事都从自身寻找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而小人总是充满着各种抱怨,把矛头指向外界,于是自己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成长。
三、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孝悌是人的根本,因为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德行修养,如果缺少了它,人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德行不够深厚,又如何去承载那些美好的事物呢?
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凡事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否则骗来骗去终究还是骗了自己,害人终害己。一个人凡事能从实际出发,诚恳的去面对一切人和一切事物,就能得到最大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五、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人若不懂得在小事上隐忍,那么遇到大事,也一定谋划不好。社会上有很多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其实都是在一些细节上翻了船。你越是懂得忍辱,分清孰重孰轻,将来成功的概率就会越高。
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我们总是习惯于先考虑自己,后考虑他人,或者多考虑自己,少考虑甚至不考虑他人。这就是人自私自利的本性。
想要获得突破,实现更好的发展,你就必须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正视这个人性,反过来更多的利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他人之上。相反,还要有勇气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脏活累活要抢着干,你反而能够得到更多。
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任何事物,如果还没有学到家,没有学深学透,或者比不上他人,自己就仿佛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从而激发自己不断前进,不断探索,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明白为止。学习如此,做事也应如此,如果都能拥有永不放弃的求索精神,那么你的人生必将攀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