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也可称之为喜悦、开心、高兴、愉快等等,从源头来看,属于情绪的一种。不过,虽然情绪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如果让人首选一个情绪,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快乐。所以,现实中,很多人已然在不知不觉中将快乐生活同良好地情绪调节划上等号了。一旦不开心,往往马上就会想到情绪调节。
但是,如何才能实现良好的情绪调节呢?
逍遥认为:在“逐利的天性”的潜在影响下,绝大多数人通常都会选择那些看似简单,效果又相对明显的方法。
例如,要发脾气时,告诉自己深吸一口气,数3个数。又如,遇到紧张不安的时候,闭上眼睛数100个数,或念上10遍“心经”。
不可否认,与这些类似的做法,有时候对一些人的确效果明显。但是,对于多数初学者而言,要想真正起作用还需大量的实践。而多数的初学者在实践几次未果后,往往也就放弃了。
看似简单的方法,往往不过是被我们忽略了具体实施过程的所谓的简单罢了。而当我们忽略了的具体实施过程之时,保证快乐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智慧”也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
智慧,总体而言是一个人分析、判断、评价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我们所谓的动脑思考主要就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平心而论,只要为人处世就需要智慧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一提动脑就立即退避三舍的人太多了。动动脑就那么难吗?还是动脑是件可怕的事呢?难道运用智慧合理地分析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不是件令人快乐的事吗?
否则的话,回避智慧的作用,出现太多的希望用情绪调节来实现快乐生活的人,最终无功而返也就不足为奇了。
懒人分几种,手懒、脚懒、脑懒。脑懒,最要不得。
快要生气时,深吸一口气,数3个数,不过是外在的一个表象罢了。还要在头脑中快速分析导致生气的可能原因,进而合理决策和行动。专注于具体的事上,而不是情绪上时,情绪往往就会自然而然地平复了,而平复的情绪还有助于新的智慧爆发,更好地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遇到自身紧张不安之时,也可做类似分析。
其实,情绪调节与智慧运用就像一对纠缠的“量子”。你可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情绪越大,越会忽略智慧的作用,越难以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智慧的作用越大,情绪就会被忽略,进而可以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了,甚至产生了很多新的收益,快乐不也就随之而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