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常常把写文章看成是信口开河的事,甚至当作变相的广告,实在是有辱斯文。有时朋友托写文章,如果与自己的心意暗合,写起来还比较顺手。即使这样,也总觉得是一种负担。要是与自己的看法相左,那才伤脑筋。无话找话,有意夸大,硬把蓝布说成青布,把一尺拉成尺八,实在是痛苦极了!就像做了一件亏心的事,老觉得脸上烧烘烘的。即使勉强发表了,也不愿承认那是自己的文章,生怕人们去看,看了也希望赶快把它忘掉。如果有人提起它,心里就像打鼓一样地不安,要是再夸奖它,脊背上就像鞭子抽。
与其如此折磨自己,不如“得罪”朋友。不能写就是不能写,保持心灵的一块净土。君子爱人以德,强人所难或逼人作假,实非为朋之道,其友谊亦不足珍惜。如果出于自身真正的冲动,欣然命笔,随情洒去,即使别人再有看法,也心安理得。文章贵乎自然,真情实感在心头涌动,不吐不快,此时此刻,写作是一种愉快。笔尖如涓涓流水,随情而写,高旋低回,任其所之。感情写完了,文章也随之终止。至于写得好不好,那是另一回事,但是铺在纸上的是自己的一颗心,而非强而为之,无愧无憾。
文章里总是站着作者。不管写什么题材和形式,作者的灵魂总隐潜在作品中。言不由衷的作品,无疑是作者茫然而痛苦的折射。社会是复杂的,人情是难免的。但是语言尽可婉转,心志不可扭曲。成绩应说足,问题不能不点透。为了维系友情和照顾情面,一味地夸大其词,虽然取悦于友,未必取信于人。久而久之,这种虚假的友情将随着利用率的淡化而会变得不相闻问;而读者对你强而为之的文章也渐渐失去信任。
诚恳,是为文者的首要之道。净化文章首先要净化灵魂。文章贵乎自然,最忌讳虚假。古人说:“文如秋水气如虹。”有些大家为此而追逐一生。著名作家曾卓曾说:“我们现在只剩下这个人了!”言下之意,就是在文章中铺陈的是真性情。
来源/范克峻《艺林细雨》
编辑/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