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夏 忙(田丽萍)

2022年10月14日22:34:03 美文 1506

夏 忙

作者:田丽萍/长庆八中

1990年暑假,那会的自己跟我的孩子目前的年纪差不多,十多岁的样子,也是五六年级左右。然而两代人过的是天上地下的生活。

那时候,暑假中的头等大事不是休息不是玩耍也不是学习,而是夏忙。夏忙是庄稼人全年最重要的时节,在我们老家,把夏忙叫双抢,即抢收水稻和抢种秧苗。七月中旬,稻子才成熟,而收稻子和插秧等农活都要赶在八月一号之前完成。水稻收晚了,会误了新秧苗的栽种,会影响下一季水稻的收成。为了不误收成,家家都得拿出十一分的热情,在那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要跟时间赛跑。

乡下人的口粮和收入基本是靠水稻,国家,队里,家里都很重视,双抢前几天,人们磨镰刀,备农具,买化肥,备干粮,村子里处处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匆忙,热闹,杂乱。在接下来十几天的时间内,全靠人力每户大概要抢收五六亩的水稻,所以全家老少包括牲口都得待命,总之凡是能喘气的能动的,都得为收稻插秧尽一份力。

我家割稻子前,爸妈也提前请人把镰刀打磨得锋利无比,家里大人小孩一人一把,并且一定要提前把稻田里的水放空。两个十三四岁的姐姐也和爸妈一样,成了我家收稻子的主力军,十多岁的我则是家里的后勤保障员,负责一大家人的饭菜,洗衣服,扫地,喂猪,收拾家里,另外还要负责照顾年幼的弟弟。因为夏天特别炎热,所以每天天麻麻亮,大人们就带着自家里的小孩来早早来到了田里,趁着早晨的凉爽,把田里的稻子割完。

有时我把家里的活都干完了,也会拿着镰刀到田里帮爸妈一把。远远的会看到父母在金黄的稻浪之间劳作的身影,爸妈手快,远远地把姐姐们甩在后面。在旁边的稻田里,也都是父母带着孩子在弯腰劳作,整个田野里都是一幅庄稼人热火朝天你追我赶地割稻子的画面。

割稻子的滋味真的是不好受,不仅要一直弯着腰,背对着炎炎的烈日,累得腰酸背痛,更要忍受从面前的水稻里散发出来的阵阵热浪,时不时还有一团团的小虫子嗡嗡地从手边舞动的稻苗里飞出,趁你不注意叮你一口。弯腰劳作时,总是汗如雨下,每次割着割着我就要停下来,站起身抹一把脸上的汗水,也趁机歇一下我的腰。可是爸妈很少停下来休息。

稻子割完了,割好的稻子整齐地铺在田里,好像一块块黄色的绒毯铺在田里。正午时分的骄阳,烤干了稻子上的露水,下午就要捆稻子了。捆稻子也是一大家子一起出动,爸爸扛着两头是金属尖尖的挑杆,妈妈背着一捆粗粗的草绳。我和姐姐们下到田里,先把平铺的稻子收拢成一堆,接着抱到妈妈铺好的草绳上,就这样我们不停地收拢,你一抱,我一抱,妈妈在草绳旁边扶着堆好的稻子。等稻子差不多齐到她的腰部时,妈妈就从地上捡起草绳,把两端拿在手里,再用腿使劲地压住稻子,把草绳的两端不停地扭在一起,用力地一缠,一挑稻子就捆好了。等稻子捆得差不多了,爸爸就要把捆好的稻子往我们家打谷场上挑了。挑稻子是最苦最累的活儿,我们家也只有爸爸一个男劳动力能挑那么重的担子,长期的挑稻子让爸爸也落下了一身的病。

稻子收割好了之后,我们又要忙着种秧苗。爸爸先给田里放水,等田里的泥土和稻谷茬子稍稍泡软了,就要给牛架上犁,牛拖着犁,爸爸在牛身后扶着犁,这样来回好多遍,总算把满是稻谷茬子的田犁成水汪汪软乎乎的泥巴田。在爸爸犁田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不能闲着,妈妈带着姐姐在秧苗田里拔秧苗,等爸爸把田犁耙平整后,我们就可以插秧了。

插秧的时候,我们在水田里弯腰站成一排,水泥巴没过了我们的小腿,左手拿一大把秧苗,右手不停地从左手中抓几根秧苗,然后快速地往泥巴田里插,秧苗就是这样人手一棵一棵栽的。每次都是爸妈给我们起头,我们姐妹就照着爸妈插的秧苗,一行一行接着地往下插。插秧比割稻谷还苦,不仅要一直弓着腰顶着骄阳,有时浸在泥巴里的小腿和脚,还要遭受水田里的水蜜蜂和蚂蟥的突然袭击,一不小心碰到它们,就会被蜇得生疼。

夏忙的另一部分工作在打谷场上,家家户户都要把收回来的稻捆堆到打谷场上。只见宽广平坦的稻场四周堆了一座又一座的草垛,有的是还未碾压的稻捆,有的是谷粒已被碾压的稻草。碾稻谷的时候,最害怕的是遇到变天(下白雨或者叫雷阵雨),一旦谷粒被雨淋过,米就不好吃了,不值钱了。只要突然变天,不管你在干什么,睡午觉的拖着疲惫的身体硬撑起来,吃饭的放下筷子,玩耍的扔下枝条,甚至半夜三更从睡梦中爬起来,都要第一时间跑着冲向打谷场。家家都跟打仗一样,迅速将平铺在场上的谷子收拢成堆,盖上塑料布,还要把场周围的稻捆盖上尼龙布,你家帮我家他家帮你家,就这样顺着往过移动往过帮,最终赶雨发作之前,一片打谷场上都竖着蒙古包式的谷堆,密密麻麻,乡亲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场景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情怀。

其实整个双抢最苦最累的是家里的牛,那时我们都是三四家农户共用一头耕牛,犁田是牛,碾压稻谷,让谷粒脱离稻杆,也是靠牛拉着大石滚子慢慢地不停来回碾压,往往是犁完了这家的田,又要碾他家的稻谷,然后又是你的田,白天犁田,晚上碾谷,基本上是一天到晚处于忙碌劳累的状态。

一晃时间来到了2022年,过去多少年了,不想细算,只是个数字,无论再过多少年,那些年那些事也是不会遗失在记忆的长河里,因为它已深深的刻在我的骨子里了。现在偶尔也会回老家,但是再也看不到家家户户抢收的情景。村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走在田间,看到一片又一片田地都荒芜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以前的农耕方式也慢慢地消失,现在的孩子再也无法体验我们那时的生活了。

散文:夏 忙(田丽萍) - 天天要闻

本文作者:田丽萍

田丽萍,现任长庆八中四年级语文老师,2002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美文分类资讯推荐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 天天要闻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这是一个局,当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肠毒而细。 有人,就有斗争。 认同这样的困兽斗,才有输赢;世界好广阔,退一步。 大家渐渐明白“袜子怀孕”的底蕴,只是不说破;说破了,希望也破了;没有希望,就没有快乐,城,徒然剩下一片恶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乐,多开心,多漂亮。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闻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也许忙碌的日子让彼此疏离,但知心朋友一生难忘。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酒,莫让距离拉开思念的手,当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百炼成精,淡定从容。早安!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在人际交往的复杂网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思想成熟、认知层次高的人,往往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显得“不合群”。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 天天要闻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五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走过青春的热血与冲动,经历过中年的忙碌与奔波,我们逐渐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这个年龄阶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成为许多人思考的问题。其实,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这八个字:释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 天天要闻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啊!你听到了吗,亲爱的朋友,时间真是无情啊!它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不断改变。世界变得如此快速,而我们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找到那些曾与我们共同经历的人和记忆。是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无法再保持联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文丨桃小菁春风十里不如你,小菁在这里,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认为这辈子的福气是上辈子积攒下来的,这辈子的苦难也是上辈子欠下的。前世因,后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这辈子的福气其实也可以靠这辈子来攒,即使上辈子欠下了很多债,这辈子也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闻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头见尘埃,抬头见花海,这句话描述了人生的两种态度。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面对困境时,有的人选择低头看尘埃,沉浸于细枝末节的烦恼之中,而有的人则抬头见花海,从困境中寻找希望与美好。这种心里面带着鲜花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生活的质量。生活的美好,的确取决于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