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短数载,有时候,就是不经意的几句话,便足以让我们泪流满面。
因为,其中饱含着惦记、在乎和想念。
时间走过,父母瞬染白发,岁月加深皱纹。他们渐老,也由强大变得柔软。
01
生活里,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瞬间:
跟父亲出门旅游时,父亲听到别人侃侃而谈想要开口说话,但怕自己说错话给孩子丢人,便闭口不言;
跟母亲外出逛街时,母亲看到新奇的东西也不敢问,怕问出口显得没有文化,丢了孩子的面子……
想想,我们小时候为什么不怕说错话,做错事?是因为父母会包容。
但如今,反过来,父母却要小心翼翼看我们的脸色行事,担心会拖我们后腿。
有人说:“父母老了的标志,是开始听我们的话,事情都交由我们做主。”
当父母说出那句“我给你丢人了吧?”
不仅是他们对自己的不自信,也给我们敲响警钟。
千万别让父母觉得自己无用,因为30年前,他们也曾是我们的英雄。
02
昨晚11点,闺蜜给我打来电话,哭得很大声。
我一边安慰,一边问她发生了什么。她带着哭腔告诉我:“之前我一定是伤到了我妈,她才会变得那样客气。”
有时候,母亲嘴上说着“没事,你忙”,其实,是不好意思向你开口而已。
当关心被厌烦,当帮忙被误解,次数多了,父母便不知道该怎样与我们相处,也就变得敏感而谨慎。
他们尝试着在我们的世界里找一点属于自己的缝隙,小心翼翼地“打扰”,生怕带来麻烦,惹孩子反感。
想想,我们小时候为什么能一遍遍向父母提出问题,一次次地打扰他们也不觉得愧疚。但如今,反过来父母为何不能这样麻烦我们?
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孩子的我们没能给父母足够的安全感。
很多时候,我们用不耐烦对待父母,然后父母也在这一次次不耐烦中变得谨慎、胆怯。
想想父母小时候是怎么对待我们,再乘十倍甚至百倍来对待他们,让他们不再怕打扰我们,让他们知道,对他们,孩子永远有空。
03
很多时候,在父母的观念里,自己的家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只是孩子的家。所以,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他们几乎都在盼着孩子回来。
几百公里之外的母亲,多少次挣扎着拨出的电话,却总是说上几句就匆匆挂断。很多年后,作为儿女的我们,才明白这背后沉重的思念。
那一句“你真的不回来了吗?”之所以让他们那么难过,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下次回来,会是什么时候。
几十年的变化,让我们互换了角色。对于父母,那种孤独和不被需要,就像是戳在心口的痛,虽不说,却从未移开过。
所以,无论我们有多忙,有多少事情和关系要处理,都要记得留出一些时间给爸妈。千万别让自己的父母成了留守的老人,也不要让热闹的家成了冷寂的空巢。
要知道,那些遗失的陪伴,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找回来。
我们都曾侥幸地以为来日方长,可无奈岁月步步紧逼,没有人抵得过衰老,更没有人可以跑赢时间。
请一定记得,在有限的时光里,给予父母最踏实而真切的陪伴,好好珍惜,不留遗憾。
04
无论何时,身在何处,父母永远是最把我们放在心尖上的那个人。所以,他们会关心自己有没有打扰到你,却又时刻惦念着你。
时光流逝,任谁都没有按下暂停键的能力。
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些陪伴,少些疏离;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多表达爱,多拥他们入怀。
愿岁月温柔,留有时间让我们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