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万事休,但是老年才是人生最为紧要的阶段。
大多数人能挨过艰辛的少年时代,坚强面对需要努力奋斗的青年时代,以及通透的中年,但是进入老年后如果吃苦受罪,那才是真苦,毕竟身体机能下降,心理脆弱无比,俗话说,人要有老头福才是真的福气,做人最怕老来穷啊!
人到老年,为了长寿,你必须要做好五件事,既长寿又有生活质量的老年人才是最幸福的老年人。
第一件事,就是干净。干净包括心理的干净和生理,周围环境的干净。好多人都说人老了有老人味,有大部分人认为老人味来自于老年人不洗澡,衣服换得不勤造成的,实际上这样造成的味道不是老人味,但是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好的感觉。老人味其实不是这样的味道,老年人老人味实在不好闻,应该是体内发出来的一种味道,老年人出现这种味道,就会离去世不远了,前段时间村里78岁的亲戚脑梗住院,我和妻子去看望,我就感觉不妙,那种味道和母亲去世之前产生的味道差不多,我回来告诉妻子,亲戚估计时间不长,果不其然,前几天走了,所以作为儿女,要警惕老年人身上发出的味道,保持周围环境的感觉,勤换衣服,让他们感到舒适,生活质量才能够提上去。
第二,食色性也。老年人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利大于弊,许多人羞于启齿这些事,但是适当的夫妻生活会带来一种和谐的氛围,增强他们活着的自信。年龄不是限制老年人生活的绊脚石,陈旧的观念才是,与其让他们外出变成变坏的老年人,实际上,儿女能够体谅父母的难处,给他们适当的生活空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好事情。希望义务老太太患艾滋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少一点。
第三,糊涂。难得糊涂,糊涂其实就是人品啊,少管儿女是非事,装聋作哑到百年。老了,有些事情就不是你能管的了。人到老年不要强势,不要倚老卖老,尤其这个社会,对于老年人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趋之若鹜的敬畏,所以宁可装糊涂,也不要做老精明。大凡老了后保持好人品,不说是非话的老年人都能够善终,所谓的慎终如始大抵如此吧。我的母亲活着的时候经常给周围和她年纪相仿的老人说:听见儿媳妇骂人也要装着没听见,要能忍。听进去的都活成了菩萨,没听进去的都成了罪人。
第四,能干点就干点活。农村的老年人70多岁砍柴挑水很正常,身体都还不错,虽然季羡林的不运动却长寿的习惯影响了一大部分人,但是轻微适宜的运动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活动关节不老化,思想状态更活跃。有些老年人喜欢打牌,其实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方面,打牌是最好的医生,但是不宜久坐,坐久了对于关节腰部都不好。
第五,能喝点就喝点,能吃点就吃点。我们邻居不吃肉二十多年了,最早是因为念佛,忌口了,结果身体越来越差,最终70多岁了又吃肉了,因为不吃肉身体脂肪和肌肉没有营养滋润,身体浑身是病,至于喝茶喝酒,适量就好,尤其喝茶还是利大于弊的,但是什么都不要过分的使用,喝酒还是免了,牛羊肉吃点对身体真的好,像我父亲低血压的身体,吃了好多年的牛羊肉,身体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