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自然災害 大饑荒期間農民為什麼餓死也不起來造反? 秦暉 歷史筆記52

2024年06月28日11:59:04 科學 16420
三年自然災害 大饑荒期間農民為什麼餓死也不起來造反? 秦暉   歷史筆記52 - 天天要聞 三年自然災害 大饑荒期間農民為什麼餓死也不起來造反? 秦暉   歷史筆記52 - 天天要聞
7:01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 天天要聞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在住院醫囑審核中,我發現了幾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例如,一位產婦在剖宮產後,儘管接受了縮宮素注射,子宮收縮仍然不佳,隨後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門給葯預防產後出血。這引發了我的思考:肛門給葯米索前列醇片在預防產後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為天然前列腺素E1的類似物,能夠抑制胃酸的...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2024年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等待點火起飛的嫦娥六號着陸器和上升器(動畫模擬畫面)。畫面中,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展開。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 天天要聞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會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設計已經獲得美國船級局(ABS)的批准。海軍建築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設計了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將運營CCRV,其特點是推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大皖新聞訊6月27日早上6時許,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淮河蒙窪蓄洪庫,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並且出現了青頭潛鴨與二級保護動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畫面。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據中國網,6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法新社記者: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和中國開展太空領域合作,首先您對此有什麼評論和看法?第二,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本? 卞志剛:謝謝您的提問。在同美方開展航天領域合作交流上,...

科學分類最新資訊

作為宇宙第一批星系,銀河系內真的只有人類嗎? - 天天要聞

作為宇宙第一批星系,銀河系內真的只有人類嗎?

作為太陽系的上級,銀河系的演化歷史一直以來都是天文學家十分感興趣的話題,在分析了銀河系中心區域25萬顆老年恆星之後,目前認為銀河系的年齡在130億年左右,考慮到宇宙誕生也不過138億年,所以銀河系算是宇宙中第一批星系了。
美國學者:美中應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強溝通 - 天天要聞

美國學者:美中應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強溝通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 (薄雯雯 賴紈伶)在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3日主辦的講座上,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主席克利夫·庫普坎(Cliff Kupchan)表示,美中兩國應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強溝通。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文在主持講座時表示,推...
278萬篇AI論文背後,中國研究者做出了哪些貢獻? - 天天要聞

278萬篇AI論文背後,中國研究者做出了哪些貢獻?

AI 浪潮已經席捲而來,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網購聯繫客服,對面接起電話的大概率是 AI 客服,高考結束填志願也有「AI 助手」協助擇校,甚至還能用 AI 來讓照片里的人動起來,讓「麻瓜」們也能享受一把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世界。AI 浪潮的背後,是那些潛心「造輪子」的研究開發者們,不斷探索新的算法和技術,...
「今天下單,明天見李」,低空經濟助力 「脆李航班」;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今日開幕 - 天天要聞

「今天下單,明天見李」,低空經濟助力 「脆李航班」;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今日開幕

「今天下單,明天見李」,2024年「脆李航班」正式啟動7月2日,21架貨運無人機從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起飛,抵達重慶巫山機場,將所載巫山脆李轉運至中國郵政航空波音737全貨機,標誌着2024年「脆李航班」正式啟動,並首次實現了「空空聯運」。7月2日,貨運無人機在巫山縣曲尺鄉柑園村的脆李果園內轉運巫山脆李。巴渝特色名優...
《自然》雜誌發表中山大學團隊腫瘤耐葯機制研究突破性成果 - 天天要聞

《自然》雜誌發表中山大學團隊腫瘤耐葯機制研究突破性成果

北京時間7月3日23時,《自然》雜誌(Nature)刊登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何裕隆、張常華教授團隊主導的科研成果《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是高效的DNA修復和化療耐葯所必需》,至此,困擾醫學界的「謎題」被中國科學家揭開謎底。該項研究首次確認了一種DNA修復蛋白(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在腫瘤化療耐葯中的關鍵調控作用,並創新性...
將「絲滑」進行到底 神十八乘組第二次出艙活動全記錄 - 天天要聞

將「絲滑」進行到底 神十八乘組第二次出艙活動全記錄

7月3日22時51分,經過約6個半小時,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密切協同,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這是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階段進行的第16次出艙活動。16時19分,航天員李聰打開問天實驗艙出艙艙門,開始個人首次太空行走。李聰登上機械臂,拆分固定裝置後,搭乘機械臂轉移至接設備點,隨後航天員葉光富將作...

全站最新資訊

世界最強AI大腦的巔峰論道 | WAIC2024 - 天天要聞

世界最強AI大腦的巔峰論道 | WAIC2024

尋找技術飛躍與倫理道德間的平衡點作者/  IT時報記者   賈天榮編輯/  錢立富 孫妍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WAIC 2024)在上海拉開帷幕,嘉賓陣容星光熠熠,匯聚了9位圖靈獎、菲爾茲獎、諾貝爾獎得主,以及88位中外院士,共同探討AI倫理治理、大模型、數據、算力、具身智能等十...
如何在暴雨後儘快恢復失聯地區通信?應急管理部揭秘 - 天天要聞

如何在暴雨後儘快恢復失聯地區通信?應急管理部揭秘

在近日的華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地的暴雨洪澇災害中,一些地方遭遇了斷路、斷網、斷電的極端情況。這給搶險救災,特別是指揮調度工作造成了極大困難。南都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截至目前,今年汛期尚未出現長時間應急指揮通信不暢的問題。面對暴雨後的各類極端情況,應急救援力量如何快速突破「孤島」並恢復通信?應急部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