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清明前夕,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中心小學上百名師生前往愛國英雄文天祥陵園祭奠。帶隊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文天祥的故事,並鼓勵學生學習文天祥以身報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民族復興奉獻力量。作者:黃和遜、王永鋼、陳啟道新華社音...
04月04日
9016
歷史
3月21日,左權將軍外孫沙峰與當地軍地領導、基幹民兵共同為左權母親張氏掃墓。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丁時偉 報道春寒料峭的3月,一場跨越時空的祭奠在淥水之濱與太行山麓間深情演繹。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左權將軍誕辰120周年之際,3月21日至24日,湖南省醴陵市與河北省邯鄲市軍...
04月04日
6103
歷史
據世紀文景出版社消息,翻譯家、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趙德明先生,於2025年4月3日逝世,享年85歲。 趙德明先生。 趙德明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文學院客座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前些年,中國掀起波拉尼奧閱讀熱潮,而波拉尼奧的代表作《266...
04月04日
6125
歷史
貞觀元年,大唐開國名將秦瓊突然病倒,一躺就是12年。李世民派御醫診治,可御醫剛走,秦瓊就悄悄吩咐兒子:「把葯倒掉!」這位立下赫赫戰功的猛將,為何拒絕治療?是病入膏肓,還是另有隱情?今天,讓我們來揭開這段歷史的秘密。
04月04日
1058
歷史
在太行山深處的黃崖洞烈士陵園,陵園守墓人80歲的趙乃堂如往常一樣,每天清晨都會拿起掃帚和毛巾,開始一天的守護工作。自1991年至今,他已在這片安葬着40多位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遺骸的土地上堅守了整整34年。趙乃堂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曾為八路軍運送糧食、打掃戰場,參與了黃崖洞保衛戰後的烈士安葬工作。從小聽着英雄故事長...
04月04日
1972
歷史
方以智站在南京城牆上,望着遠處戰火蔓延的天際線。這位曾經的明朝大臣此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剃髮為僧,隱姓埋名。康熙年間的文字獄風暴即將來臨,這位學貫中西的思想家選擇了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一選擇,讓他避過了殺身之禍,卻也幾乎讓後世遺忘
04月04日
1287
歷史
眾所周知,衛立煌不願意打內戰,於是選擇出國留洋考察。
04月04日
1386
歷史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雲/文 顧煒/攝)「當刺刀與烈火撕裂金陵城時,您是否也望了一眼炮火中家的方向。」「您知道嗎?如今的中國已經脫胎換骨。」4月4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儀式,祭奠30多萬死難同胞。
04月04日
1872
歷史
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采一束新鮮柳枝插在門前,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有個叫阿成的孩子,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鎮上最懂節氣和傳統的人,每到清明節,他都會帶着阿成做各種特別的事,其中最讓阿成期待的,那就是在門前插柳枝。
04月04日
1858
歷史
皇權暗戰中的賈府困局1. 皇帝的權力焦慮當榮國府的管家林之孝在中秋夜宴上呈上 "御賜桂花露" 時,賈府上下無人察覺這瓶看似普通的貢品背後,隱藏着皇帝對這個百年望族的終極審判。
04月04日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