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芯片「卡脖子」了?80%產能來自亞洲,自家人出來喊話美政府

據11月25日報道,近日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Intel)CEO Bob Swan 在一封公開信中向美國政府喊話道,隨着芯片製造成本不斷上升以及海外競爭對手獲得的補貼增多,當地政府應該增加對半導體製造業的投資,以確保該國企業能繼續引領下一代創新技術。

Bob Swan指出,當下美國僅佔全球半導體產能的12%,而超過80%的產能來自亞洲。也就是說,雖然美國對全球電子產業具備「卡脖子」的能力,並且許多先進芯片都在當地設計,但僅有小部分的芯片在美製造。

可以說,近年來隨着台積電、三星等亞洲芯片巨頭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崛起,英特爾、蘋果、高通等美國芯片設計公司對亞洲晶圓代工廠的依賴正在不斷加劇。

據TrendForce公布的二季度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份額報告顯示,排名較前的芯片代工廠大多來自亞洲。其中,台積電佔比51.5%;三星佔18.8%;而聯華電子的市場份額則為7.3%。台積電2019年年報更是顯示,來自北美市場的營收已佔其總營收的60%。以英特爾為例,今年7月27日,該公司就曾表示已經向台積電預定了2021年18萬片6nm芯片的產能。

上述現象表明,半導體製造已逐漸成為美國產業鏈的短板。為減少在芯片製造領域對亞洲工廠的依賴,今年五月底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就曾尋求美國政府可以給予370億美元的國家資金扶持,包括為建設芯片工廠提供補貼以及增加研發經費等。

總的來說,當下美國芯片行業正面臨依賴外來芯片的難題,而對於芯片製造大國美國來說,這將有可能導致該國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遭到威脅。

文 | 林妙瓊   題 | 徐曉冰   圖|盧文祥   審 |陸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