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過非官方途徑下載APP 使用AI應用保密安全指南

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ai應用在文字處理、數據分析、個性化服務等領域展現了卓越的能力,前所未有地融入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享受技術紅利之時,也應警惕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問題,特別是其存在的泄密風險隱患,妥善保護好個人信息和敏感數據。

——選擇正規平台,遠離山寨風險。在使用ai應用時,應優先選擇國內正規平台提供的服務,避免通過社交媒體、陌生郵件、不安全鏈接等非官方途徑下載應用。對於聲稱提供「免費掃碼試用」或「限時內測」的非官方來源應用程序,應保持警惕、注意甄別,確保數據安全。

——審慎授予權限,防範信息泄露。在安裝ai應用時,應仔細審查其權限請求,審慎授予訪問通訊錄、位置信息、相冊、麥克風等涉及隱私的數據權限。定期檢查已授權應用的權限狀態,及時撤銷不必要的權限,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恪守最小原則,築牢保密紅線。必須嚴格遵守「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的原則,嚴禁連接互聯網使用ai應用處理國家秘密。對於需要使用ai處理涉密敏感事項的應用場景,應嚴控數據傳輸、實施物理隔離,最小化控制提供的敏感數據信息。

——定期清理痕迹,消除殘留隱患。應關閉瀏覽器和ai應用的跨平台數據同步功能使用ai應用,定期清理搜索記錄、緩存文件及ai歷史對話數據。對於曾處理過個人敏感信息的設備,建議使用專業數據擦除工具徹底清除殘留數據,避免信息泄露風險。

保密工作重在預防,保密觀念重在常新。廣大人民群眾要提高保密安全意識和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時刻緊繃安全弦,把好使用ai應用的「安全關」。

(來源:國家安全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