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人打詠春拳、彈鋼琴……厲害的不僅是中國功夫 還有中國科技

  第二十一屆文博會今天(22日)在深圳開幕,本屆文博會現場共展出12萬件文化產品,現場將交易4000多個投融資項目,舉辦近200場交易活動,並落地22項促交易的措施。此時此刻,我們總台央視記者於茜就在文博會現場,為我們介紹現場情況。

  總台央視記者 於茜: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第二十一屆文博會在今天正式拉開帷幕了。本屆文博會有6280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參展,國際範圍內,來自全球的65個國家和地區的305家海外展商以線上和線下多種方式參展。

  今年文博會可以說是亮點紛呈:吸引了超300家海內外頭部品牌企業來參展。首發首秀產品十分密集,在展館裏可以看到的全球首個載人飛碟等科技范兒十足的新品首發。展會期間,將有120場新品發佈會。本屆文博會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展數量、參展產品品類均創歷史之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了人工智能展區,有60餘家人工智能企業參展,不僅讓大家看到了文化產業前沿發展,還給我們描繪了未來生活的模樣。

  在文創中國展區,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全國知名、一物難求的各種文創產品,以及各種優秀的非遺技藝,體驗文化帶來的消費新空間。

  此時此刻,我在現場,除了感受中華優秀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還有一個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ai和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充分融入了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文化+科技」的這種感覺確實是撲面而來,機械人矩陣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可以看到機械人可以彈鋼琴,機械人可以打詠春拳,機械人寫書法。那我們在現場呢,也一起感受一下ai融入文化與藝術所迸發出的魅力。

  機械人彈奏《梁祝》,這個誕生於浙江大學機械人研究院的機械人,依託於ai技術,它可以達到人類演奏鋼琴6級的水準。在自動識別樂譜,學習之後,它的機械臂和靈巧手可以根據指令輸出任務。人類音樂家和機械人演奏的區別,人類音樂家可以即興演奏,而機械人只能實行指令操作。未來機械人可以實現和人類音樂家一樣的藝術演繹能力和藝術創作靈感。

  會打詠春拳的機械人通過動作捕捉和深度學習,分解出直拳、側踢等各種力學模型,甚至可以自動優化發力角度,任意動作都可以實現模擬學習。厲害的不僅僅是我們中國功夫,還有我們的中國科技。

  人工智能在方方面面改變着文化產業同時,也創造出了更多消費的場景。期待本屆文博會上我們還會發現更多創新的可能性和產業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