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瑞薩、羅姆和鎧俠等待非人工智能半導體需求復蘇。
截至 4 月,日本企業在 2023 財年和 2024 財年建造或購買的 7 家半導體工廠中,只有 3 家開始量產,這反映出用於人工智能以外應用的芯片需求復蘇緩慢。
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日本是致力於提高國內半導體產量的國家之一。
預計2022年至2029年期間,日本將向芯片產業投資約9萬億日元(620億美元),而政府打算到2030財年為半導體和人工智能提供超過10萬億日元的支持。但根據媒體對過去兩年九家主要芯片公司投資情況的調查,此舉迄今尚未產生顯著成果。
日本瑞薩電子公司於2024年4月重啟了其位於甲府的工廠,此前該工廠時隔九年才重新投入運營。該公司原本計劃在今年年初開始量產,但由於電動汽車及其他領域使用的功率半導體需求低迷,該公司不得不重新考慮計劃。
「市場狀況仍然極不確定。我們將儘可能保持謹慎,」社長柴田英俊上個月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但他沒有透露新的時間表。
芯片製造商密切關注市場行情,部分原因是為了盡量減少這些工廠帶來的財務負擔。即使這些工廠建成後,通常也要等到投入運營後才會開始貶值。
羅姆於去年11月在其於2023年收購的一家工廠開始試生產,但尚未確定量產日期。三墾電氣收購了一家工廠以提高功率半導體的產量,但此後將該工廠的全面生產推遲了兩年,至2026年或更晚。
kioxia holdings 計劃於 9 月啟動一座內存製造工廠。該工廠原定於 2024 年 7 月竣工,但該公司選擇等待內存市場復蘇後再開始生產。
已在新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的公司對進一步擴張持謹慎態度。
雖然索尼集團在其建造製造基地的新晶圓廠仍有閑置空間,但該公司正在評估市場狀況,然後再決定是否增加更多製造設備。該工廠的建造初衷是為了提高智能手機圖像傳感器的產量,但去年蘋果iphone的銷量大幅下滑,中國手機製造商紛紛轉向本土供應商。
一座工廠從破土動工到投產預計需要18個月到兩年的時間。索尼預計市場增長,因此決定先建造廠房,等條件成熟後再投資生產設備。該公司於2024年4月啟動了另一家智能手機傳感器工廠的建設,但表示只有在建造工廠產能滿員後才會在那裡投產。
1988年,日本電子產品製造商控制着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一半份額,但在價格上未能與韓國競爭對手競爭,並退出了先進芯片的開發。研究公司omdia的數據顯示,去年日本的半導體銷售額份額下降了1.7個百分點,至7.1%,創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雖然全球最先進的晶圓廠能夠生產2納米芯片,但日本的生產設施只能生產12納米芯片,而日本企業則僅限於40納米或更大的芯片。他們在開發和生產ai芯片方面輸給了外國競爭對手,並在生成式ai熱潮中落後。
台積電旗下的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公司於 12 月在其第一家工廠開始量產,但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該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並不高。台積電原計劃在2024財年動工建設第二座晶圓廠,但該計劃被推遲至本財年。台積電錶示,其仍計劃在2027財年實現該廠的量產。
非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疲軟也是海外市場的一個問題。約有一半的半導體用於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而這些產品的銷售已經放緩。根據行業組織semi的數據,去年全球晶圓廠的產能利用率徘徊在60%至70%左右,低於人們認為的80%至90%的健康水平。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芯片徵收關稅。儘管美國僅購買了日本出口的3%的半導體,但如果最終產品價格上漲,需求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此外,日本功率半導體製造商還在削減崗位和支出。電動汽車市場增長不及預期,導致功率半導體生產商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因此正在縮減員工數量並推遲投資。功率半導體是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關鍵部件。
日本瑞薩電子計劃裁員數百人,並推遲了原定於今年年初啟動的大規模功率半導體生產。截至12月的三個月里,該公司的生產設施產能利用率僅為30%左右,低於上一季度的約40%。
日本三墾電氣公司原計划去年增加電動汽車電源模塊的產量,但將這一擴張計劃推遲了兩年。住友電氣工業公司已取消新建半導體材料工廠以及在現有工廠增設生產線的計劃。功率半導體製造商的庫存有所增加,歐洲、美國和日本七家主要公司的庫存周轉時間在10月至12月季度平均為99天,比去年同期增長18%。
功率半導體是日本製造商的優勢領域,三菱電機、富士電機和羅姆的市場份額合計約為11%。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繫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