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式機械人走進體育賽事現場,會擦出怎樣的火花?5月15日,「2025年成都市機械人與體育賽事深度融合供需對接會」在成都賽事名城展示中心召開。活動由成都市體育局、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鏈工作專班聯合召集,成都市機械人產業協會協辦。
▲活動現場
成都市體育局競賽處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今年成都市計劃舉辦國際和全國性體育賽事81項,進一步釋放重大體育賽事促進營城、興業、惠民的作用。藉助這些重大賽事,「成都造」智能機械人產品將如何推動賽事與場景的深度融合?活動現場,7家成都本土機械人企業分別進行了路演介紹,為下一步合作奠定基礎。
以「賽事場景需求清單」為牽引
加速機械人技術在體育領域應用落地
聚焦「科技賦能體育賽事、智慧升級競賽組織」主題,本次活動吸引了機械人企業、賽事合作企業及賽事運營方等各方代表參會,共同探索「機械人+體育」的創新應用路徑,為成都智慧體育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成都提出打造「三城兩都一市」品牌(即乒羽網之城、棋城、藝術體育之城、電競文化之都、騎行之都和金牌球市),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目標更加清晰。本次活動現場,成都市體育局競賽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成都市計劃舉辦國際和全國性體育賽事81項,其中國際賽事42項、全國性賽事39項。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國際賽事8項、全國性賽事20項。
▲活動現場
據介紹,從賽事體系上看,成都將以舉辦第12屆世界運動會為核心,以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國際鐵聯鐵人三項世界盃、國際籃聯三人籃球成都大師賽、atp250成都公開賽等國際頂級單項賽事為引領,穩步提升成都馬拉松、世界體育舞蹈大賽、「一帶一路」成都全球象棋雙人賽、成都賽艇公開賽等自主品牌賽事組織水平和影響力,進一步鞏固提升中超、中乙、cba、wcba等全國職業聯賽成都主場賽事組織服務水平。
這些體育賽事將為機械人產業帶來哪些機遇?成都市人工智能專班場景組有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將以「賽事場景需求清單」為牽引,通過「揭榜挂帥」等機制推動機械人企業與賽事主辦方精準對接。據介紹,這一舉措旨在引導企業圍繞體育賽事場景需求開展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加速機械人技術在體育領域的應用落地。
機械人企業集中展示
與體育賽事雙向奔赴
會上,7家成都本土機械人企業分別進行路演介紹,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產品,以及可以為體育賽事賦能的豐富場景。
成都人形機械人創新中心現場應用工程師蔡宇揚展示了該中心的餐廳巡遊機械人、綜合智能導覽服務機械人、鏜耙文旅機械人等產品。蔡宇揚介紹,中心目前擁有雙足人形機械人、半身人形機械人、輪臂式人形機械人、服務機械人等產品,可應用於體育賽事等多個場景。
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加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移動多媒體服務機械人、智能輪椅、巡檢ar眼鏡等產品。今年初,全球首台完全基於高通soc的端側多模態ai大模型人形機械人——「通天曉」(ultra magnus),正是由阿加犀聯合高通公司面向全球發佈,在2025年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上驚艷亮相。該產品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集成」等核心優勢,為具身智能產業的創新發展開闢了更優路徑。
以《ai&體育賽事升級新路徑》為題,四川具身人形機械人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也帶來了相關分享。去年底,該公司研發的機器狗就走上了成都街頭,配合民警用於治安巡邏防控。在體育賽事領域,該公司的機器狗也已經有「上崗經驗」,例如在2025賽季中超聯賽上,機器狗就曾亮相成都鳳凰山體育場,助力成都蓉城新賽季首戰。
▲機械人企業進行路演
成都市體育局競賽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機械人已經進入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現場,踐行「場景牽引、反哺迭代」的產業發展思路。不過目前來看仍是以展示為主、應用為輔,今後的發展方向將是以應用為主,實現機械人與體育賽事的雙向奔赴、合作共贏。
據了解,接下來成都市機械人產業協會、賽事運營中心和機械人企業等各方將按照「示範先行、以賽促產」的思路,在各大賽事中打造「機械人應用體驗區」,集中展示科技成果,實現「技術迭代—場景驗證—市場拓展」的閉環發展,推動機械人技術在體育賽事中的廣泛應用與持續創新。
紅星新聞記者 王俊峰 攝影報道
編輯 歐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