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中,光電技術是永不熄滅的星火。從米級分辨率到亞米級凝視,從單星孤勇到百星組網,中國商業航天的天幕上,一顆名為「長光衛星」的星辰正以光速書寫傳奇。2025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light國際會議即將啟幕,作為中國商業遙感衛星的「破壁者」,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將以「星際展廳」登陸長春光博會,以「光電引領,新質未來」為號角,攜「吉林一號」星座的硬核科技,為觀眾揭開一場「天地互聯」的視覺革命。
從「第一」到「唯一」:中國商業航天的破界基因
2015年10月7日,「吉林一號」組星以一箭四星之姿刺破蒼穹,創下中國商業航天史上多個「第一」:我國首顆商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首顆省級冠名衛星、首顆「星載一體化」商用衛星、首顆米級動態視頻衛星等。這組由長光衛星自主研發的「太空之眼」,也是我國第一次以靈巧方式在軌成功成像、國產cmos第一次在軌技術驗證。
十年磨劍,星河成鏈。如今,長光衛星已累計研製並發射各類衛星219顆,其中「吉林一號」星座組網衛星數量達140顆,建成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每日38~40次的重訪能力讓地球再無盲區,讓長光衛星在遙感信息服務領域佔據了優勢地位,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航天遙感信息來源。從國土測繪到農業監測,從生態環保到應急救災,這些懸浮於太空的「光學精靈」,解構並重構着人類與自然的對話方式。
創新驅動:星載一體化的終極進化論
創新,是長光衛星發展的核心動力。長光衛星始終專註於高性能衛星研發,持續投入「吉林一號」星座的組網建設。
在遙感衛星製造方面,「星載一體化」整星設計製造技術成功實現了四次技術飛躍。每一次飛躍,都凝聚着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智慧,都代表着我國商業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
在數據應用方面,長光衛星成果斐然。公司成功發佈了世界首個高清全球年度一張圖,產品分辨率、時效性及定位精度等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全球地理信息研究、資源監測等領域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前沿技術攻關,長光衛星更是勇立潮頭。公司率先完成了100千兆比特每秒星間、星地超高速激光通信試驗,為商業航天的繁榮發展帶來新的動能。這一技術的突破,將大大提高衛星通信的效率和穩定性,為未來商業航天的廣泛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龍頭引領:助力「長春光谷」騰飛
作為長春「芯、光、星、車、網」戰略中「星」的核心引擎,長光衛星以「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的虹吸效應,在上游拉動精密機械、光學零件等60餘家本地企業形成「光學精密製造聯盟」。同時依託「吉林一號」海量遙感數據,下游賦能農林、環保、文旅等相關領域的200餘家本地企業高質量發展。目前,航天信息產業格局已基本形成,產業集群效應顯著,為區域經濟增長注入了磅礴動力。
「未來,長光衛星將依託『吉林一號』星座在高分辨率和高重訪能力上的技術優勢,持續拓展『衛星+』應用場景,推動遙感數據服務從傳統行業向更多新興領域延伸。」長光衛星綜合辦公室主任張曉磊說。
深化「衛星+全行業」的方向系統化布局,提供更具時效性、場景化、可定製的遙感解決方案;加強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為用戶提供「信息產品」和「決策工具」;探索「衛星+金融」「衛星+保險」「衛星+文旅」等新興模式,讓衛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引擎」。
展會前瞻:數字地球平台定義未來
2025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light國際會議即將拉開帷幕,長光衛星將帶來吉林一號網和共生地球的互聯網產品,內嵌數字地球,以「吉林一號」影像為核心,為來訪嘉賓提供沉浸式的展陳體驗。
整體設計主題緊扣本次博覽會主題「光電引領,新質未來」,同時融入長光衛星的「吉林一號」品牌的視覺元素,搭配「吉林一號」高分系列、寬幅系列衛星以及「一箭41星」發射模型,重點突出商業航天行業的科技感與未來感。通過這些產品,嘉賓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衛星遙感數據的應用,感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重點突出商業航天行業的科技感與未來感。參觀者彷彿置身於浩瀚宇宙之中,親身感受衛星科技的魅力。
從「追光者」到「發光體」,長光衛星像一位勇往直前的探索者,不斷突破自我,創造奇蹟。2025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light國際會議,將是長光衛星展示實力的舞台,也將是我們見證科技魅力的盛會。讓我們共同期待長光衛星在展會上的精彩表現,一起探索蒼穹之眼的奧秘,感受科技的力量!
來源:長春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德慶
編輯:孫懿辭
初審:梁爽
複審:曹光宇
終審: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