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級重點發展領域,正以驚人的加速度推動社會各行業轉型升級。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徐匯區「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時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正迎來爆髮式發展,上海要總結好以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孵化人工智能產業等成功經驗,加大探索力度,力爭在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產生示範效應。
「五一」假期,自誕生以來就全速前進的「模速空間」並沒有停下衝刺的腳步。記者了解到,從技術突破到場景落地、從產業集群到國際合作,徐匯正全面推動人工智能成為助力區域經濟升級的核心引擎。其中,稀宇科技、商湯科技、階躍星辰、無問芯穹、星紀魅族、特贊科技和斑馬智行等7家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共同構成「北斗七星」矩陣,驅動全球科創新篇章,正成為全球ai創新的「超級節點」。
作為上海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核心承載地,今年年初,徐匯區正式發佈了「加快建成全國人工智能高地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提出「模型能力躍升」「場景應用牽引」「孵化範式升級」「產業集群倍增」「國際合作拓展」等10項重點行動,以模速空間為「核爆點」,持續優化「1+3+x」全域空間布局,全力打造千億級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憑藉前瞻性的戰略思維、完善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體系,以「模速空間」為代表的高質量孵化器,也不斷吸引着全球頂尖企業、創新人才和資本匯聚,並在區域內形成了全球領先的ai創新生態,為建設全國人工智能高地和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其中,徐匯區梳理出7家標杆企業構建「北斗七星」矩陣,以及秘塔科技、無限光年、它石智航、零唯億思、虎博科技、矩子科技、深勢科技、魔琺科技、星臻科技、青心意創等10家「群星企業」。通過聚合這一「7+10」效應,徐匯打造了全球獨一無二的人工智能產業地標,合力構建了涵蓋ai核心技術研發、底層算力支持、應用場景開發和技術商業化的完整生態鏈,逐漸發展為全球矚目的科創高地。
其中,作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北斗七星」標杆企業正從技術縱深、普惠應用、產業融合等三大維度,展現出推動人工智能邁向未來的前進力量。以成立不到4年的稀宇極智(minimax)為例,其在通用語言大模型的研發領域已成為行業旗幟,以minimax-01系列為代表的大模型具有全球領先的處理能力和高達400萬token的超長上下文支持——是gpt-4o的32倍,推動人工智能從傳統transformer架構跨入超長文本輸入的新時代。其文本、語音、音樂、圖像及視頻等自研多模態大模型綜合能力均位於全球第一梯隊,為ai agent及眾多行業場景高效落地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作為專註於基礎大模型技術的公司,階躍星辰則在兩年時間內自主研發了5大類、全體系的基礎大模型矩陣,是國內基座模型種類最全面的公司之一。而且,階躍模型的最大特點就是「多模態」布局全面、性能領先。截至目前,階躍星辰已累計發佈15 款多模態大模型,並多次在lmsys等國內外權威榜單中位列多模態領域中國第一。在應用方面,階躍星辰還與吉利汽車集團、oppo、智元機械人等各賽道頭部企業深度合作,全面推進ai技術的產業化落地。
作為「北斗七星」中的底層算力賦能者,無問芯穹則徹底打破了國內人工智能算力供需瓶頸,為大模型訓練提供了高成本效率解決方案,並通過創新算力集群與調度技術,奠定了大模型技術實現的基礎。無問芯穹自身也在2 年內成長為估值數十億的准獨角獸企業,更在徐匯區和模速空間的聯合支持下,參與建設全國首個「算力生態超市」,成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要素賦能者。
人工智能的潛力不僅在於技術突破,更體現在與產業深度融合帶來的商業變革。從消費終端到內容創作,再到智能出行,ai正在重塑各行業的發展模式,用科技力量驅動未來商業轉型。
例如,斑馬智行——全棧自研汽車智能操作系統(os)的獨角獸,率先定義全球第一輛智能網聯汽車,成為首家攻克os內核及虛擬化等「卡脖子」技術的企業,其主導或參與制定車載os等近10項國家標準,市場份額第一;星紀魅族則是ai技術與消費產業融合的典範,以智能終端為切入點,將人工智能融入到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智能眼鏡等產品中,重塑未來人機交互方式,構建出更便利的ai科技生活場景;特贊科技則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醫藥、工業製造、汽車、金融等行業帶來企業內容數字基礎設施的系統化升級。圍繞內容生產、管理、分發、分析的全鏈條,構建「內容+人工智能」的商業增長引擎,深度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和創新發展。
據悉,伴隨着「北斗七星」戰略布局的落地,徐匯區正以「模速空間「為核心引擎,全面聚焦全產業鏈協同發展,不斷吸引更多頂尖ai科技企業與創新資源的集聚。通過構建完善的大模型生態、推動場景應用創新,以及拓展國際合作網絡,讓更多創新「星星」在徐匯閃耀,形成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從上海輻射至全國乃至全球,成為在人工智能時代引領未來的核心引擎和關鍵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