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技術算法不應壓榨最底層兄弟

劉強東:技術算法不應成為壓榨底層勞動者的工具

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技術算法與商業模式的結合為行業帶來效率革命,但其背後潛藏的倫理問題也引發爭議。2025年3月21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通過朋友圈公開發聲,呼籲企業不應將技術算法作為壓榨底層勞動者的工具,強調企業利潤與財富的積累需建立在保障員工權益的基礎之上‌12。這一觀點迅速引發社會廣泛討論,也為行業樹立了新的價值標杆。



劉強東在發文中提到,京東已為1200多名快遞員提供退休福利,包括數十萬元公積金、每月5350元退休金及全覆蓋醫保‌34。他直言,企業技術算法的核心不應是「最大化利潤」,而應兼顧底層勞動者的生存尊嚴。京東外賣自2025年上線以來,與超1萬名全職騎手簽訂正式勞動合同,並全額承擔其五險一金費用,確保騎手實際收入不受影響‌4。這一實踐表明,大型平台完全有能力在保障員工權益的同時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

劉強東的發聲不僅是對京東自身經驗的總結,更是對全行業的倡議。他指出,中國頭部平台的利潤與市值足以支撐快遞員、騎手等群體的五險一金覆蓋,呼籲其他企業摒棄以「靈活用工」為借口的低成本擴張模式‌35。這一觀點直擊當前零工經濟中勞動者權益缺失的痛點,為行業規範化發展提供了方向。

在劉強東看來,技術算法的設計邏輯應避免陷入「效率優先」的單一維度。他強調,知識、技術與商業模式不應成為剝削底層勞動者的工具,企業的市值與財富更不應建立在「無保障生活」的基礎之上‌16。這一立場揭示了技術應用中的人文關懷缺失問題,呼籲企業重新審視算法的社會價值,推動技術向善。

劉強東的發聲不僅是一次企業家的道德反思,更是一次對社會公平與技術倫理的深刻拷問。當技術算法與資本力量深度融合時,企業需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將勞動者權益置於商業邏輯的核心‌27。唯有如此,數字經濟才能真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而非加劇階層分化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