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卡脖子」到「領跑者」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

生產薄片像攤煎餅果子?把原材料製成可流動性的漿體,在鋼材上攤成薄薄的一層,再加熱烘乾,就能得到一張「煎餅果子」。

稠漿法生產線

在湖北新業煙草薄片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新業」)技術中心實驗室,技術中心負責人晏群山指着一台實驗設備向記者介紹,「這是一台稠漿法的小試裝備,我們與湖北工業大學一起聯合研製的。用稠漿法生產出來的薄片,均質化程度高,耐加工性能好。」

「如果將稠漿法比作街頭攤煎餅果子,那輥壓法的設備,可以理解為壓麵條機。」晏群山笑稱,「將原料與輔料通過一定比例混合,然後通過輥壓機壓成片狀進行乾燥,再切成細絲,製作過程就像壓麵條。」

這些自主研發的「煎餅機」「壓麵條機」有何好處?

「方便產品開發。」晏群山說,初期技術人員會嘗試一些配方,在實驗室把配方定型後,再投入到生產線量產,這樣就不會造成大量浪費,對產品開發來說非常有利。

早在幾年前,實驗室就開展了再造煙葉絲無序排列生產線的研究,開發輥壓法、稠漿法、干法三條生產線,滿足不同產品的需求。

晏群山表示,通過自主研發,突破了國外專利壁壘,實現了適配捲煙機卷制的再造煙葉絲無序排列生產線的首創。

從「卡脖子」到「領跑者」,上述項目的研究及應用,實現了原料的自主供應,降低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保證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湖北新業十分重視科技創新研發投入,積極搭建創新平台,成立省級重點實驗室,與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緊密合作,培養高端人才,推進雙軌制、項目負責人制、「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機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攻克關鍵技術難題。

近年來,湖北新業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論文6篇,ei論文10篇,中文核心論文30餘篇;授權專利55項,其中在國際專利方面實現了「0」的突破;多項研究獲得省部級、行業內獎項,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圖/文 周恬、雷夢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