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景科技多重隱憂:超八成收入來自華南地區,應收賬款過高,技術實力弱|看財報

4月26日,宏景科技(301396.sz)發佈2023年財務報告。公司實現營收7.71億元,同比增長3.26%;歸母凈利潤4221.76萬元,同比下降33.08%;扣非凈利潤2517.99萬元,同比下降56.41%。同時,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1.5元(含稅)。

鈦媒體app注意到,目前公司業務區域集中度較高,超八成收入來自華南地區。近年來隨着營收增長,公司應收賬款亦快速增長,已創下上市來的新高。另外,公司業務本質或為系統集成商,其研發費用率相較同行仍存在差距,技術實力也較弱。

應收賬款創新高

2022年,宏景科技登陸創業板,主營業務在智慧民生、城市綜合管理、智慧園區三大領域,提供包括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政務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近年來,以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為核心的新基建正成為城市內生髮展的新形態,推動智慧城市行業快速發展。受此影響,公司營收逐漸走高,但是其凈利潤卻在下滑。2021—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為7.31億元、7.46億元、7.7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7億元、0.62億元、0.42億元。

應收帳款方面。2021—2023年,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別為3.34億元、5.53億元和6.93億元,占當期營收比例的46%、75%和90%。

鈦媒體app發現,公司應收賬款之所以高,一方面,或源於其業務模式。據了解,智慧城市之類的項目具有一定的公共產品屬性,由政府或者企事業單位主導投資無可厚非,但這類客戶不僅議價能力強,且資金回收周期長,容易導致公司資金被佔用。

另一方面,公司還存在地產商客戶。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具有建築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二級和建築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三級資質。曾經還有面對tob的生意,主要以房地產企業為主。

例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中國奧園均是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帶來1200萬元、3570萬元、1770萬元的銷售額。而且,被稱為「野蠻人」的寶能集團也曾是公司的重要客戶。

然而,隨着房地產周期下行,中國奧園和寶能集團均紛紛爆雷,由此也進一步使得公司近年來應收賬款增加。如此背景下,公司應收賬款中還有多少地產商的賬是能收回?

面對過高的應收賬款,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承壓。2021—2023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0.14億元、-1.74億元、-0.19億元。同時,公司資金面也緊張。截至2023年末,公司貨幣資金4.32億元,短期借款0.93億元,應付票款4.88億元。

過度集中的業務區域

行業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智慧城市需求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積極推進智慧城市的構建,整個市場規模在2022年末達2500萬億。

從財報來看,公司業務收入對單一地區的依賴性過強。2021—2023年,公司在華南區收入金額分別為6.46億元、6.19億元、6.47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88.39%、83%、83.92%。

細究之下發現,公司華南業務可能主要在廣東地區。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公司廣東地區收入金額分別為2.97億元、4.45億元、5.8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3.86%、78.38%、80.49%。

其實早在2013年以前,公司就已經成立北京、雲南、海口分公司,2014年設立重慶分公司,長沙分公司也已經在2017年成立,但業績始終不理想。

此外,智慧城市業務地區集中性並非行業共性。據wind數據,2019—2021年,同行恆鋒信息福建地區收入金額分別為2.22億元、9551萬元、2.2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9.21%、19.02%和37.32%;其他地區收入金額分別為3.44億元、4.07億元、3.84億元,佔比分別為60.79%、80.98%和62.68%。

對此,有行業人士告訴鈦媒體app,公司收入結構過於集中,對單一地區的依賴性過強,一旦廣東地區智慧城市投資需求下降或者競爭加劇,必將對其業績產生嚴重的影響。

宏景科技的業績之所以集中在華南地區或許與公司出身有關。資料顯示,公司創始人歐陽華,為汕頭人,曾任汕頭市委二秘科科長,汕頭高新技術開發區宏程發展總公司(下稱「宏程發展」)副總經理。需要說明的是,宏程發展為地方國企,並與宏景科技業務非常相似。1977年,歐陽華便創業成立宏景科技。由於公司創始人歐陽華具有體制工作背景,又有同行業經營經驗,下海創業自然是如魚得水。據了解,公司成立之初歐陽華就動用他在體制內的人脈,承接汕頭市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電子系統工程承包業務。此後,公司又拿下諸多政府訂單,使得其業務迅速發展。

技術實力待考

從產業鏈看,智慧城市上游為軟硬件供應商,而下游為政府、企業等需求單位。

近年來,隨着技術進步與行業競爭,上遊行業又進一步分化。例如,平安智慧城市,這類以自研產品構建核心競爭力。一些中小型智慧城市企業,則變成系統集成商,外購技術後再拼裝成解決方案,向下游交付產品。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歷年材料成本、勞務分包和技術服務採購這三項佔總營業成本的95%左右。可見,公司更像是一家系統集成商,核心原材料與服務均從外界採購,組裝完成後提供給客戶。

另外,通過進一步研究公司研發情況,其技術實力似乎也待考。

財報顯示,2021—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27%、5.84%、6.6%。雖然公司研發費用率在增加,但是依舊難及其同行。同期,恆鋒信息研發費用率分別為7.87%、8.02%、9.59%。而未上市的長威科技2021年的研發費用率就已經7.5%。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公司研發人員人數為168人,而在學歷構成中,碩士及碩士以上的人數僅7人,占研發總人數約4.2%。

從研發人員薪酬角度來看,2022—2023年,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165人、168人,研發人員薪酬分別為3033萬元、3262萬元。通過計算得知,其研發人員人均年薪分別為18.38萬元、19.41萬元。

經查詢,公司辦公地為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而據廣州市總工會發佈了職工「藍皮書」——《2023年廣州市主要行業職工薪酬福利集體協商參考信息》顯示,集成電路技術人員年薪酬已達25萬-30萬,互聯網、it軟件等行業技術人員年薪更是在30萬元以上。

此外,公司的專利數量也從側面反映其系統集成商的屬性更強。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擁有發明專利31項,軟件著作權139項。

在天眼查統計的科創板智慧城市相關企業專利信息列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企業的專利信息都在數百個,以新點軟件為例,其智慧城市的相關專利達200個。也就是說,相比於行業整體水平和行業內的其他企業,公司的專利數量顯然是偏低的。(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