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高科技為何對中國關門?荷蘭70萬的平衡車,中國1000塊造出來

文章歡迎您來評論區參與討論,獲取更多精彩文章,請您點一下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文|江卿曻

編輯|江卿曻

前言

「科學無國界!」不知道誰當年說出了這句話,但是現如今看來事實真是如此嗎?

按理說科技就應該是造福人來,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可是現如今似乎卻變得不一樣了,歐美國家在掌握了大量的技術時,反而開始限制我國的發展。

比如說光刻機、芯片等技術,西方國家那是想盡一切辦法來妨礙我們,許多人都好奇這是為什麼?就是怕賣給我們之後,我們能夠舉一反三,發明出來比他們更好的產品。

中國就是有這麼一種實力,那就是能夠將西方國家的高科技給賣到白菜價,你們敢想像在荷蘭賣到70萬的平衡車,到了中國一兩千就能搞定嗎。

平衡車的盛行

其實平衡車剛剛盛行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還是不敢玩的,很簡單沒有把手只有兩個輪子,這就給人一種十分不安全的感覺。

而且這也讓人好奇,如果沒有方向盤或者握把,那麼剎車拐彎停車將要如何操作呢?可事實是,當上手之後才發現這款代步工具是真的香。

電動平衡車主要建立在一中名為「動態穩定」的基本原理上,內置具有精密的固態陀螺儀來判斷車身的狀態,再根據情況來進行自我調節。

所以很多人上手之後發現不僅操作簡單,而且還攜帶方便,再加上這屬於綠色出行,逐漸的成為了青年人出行的新選擇。

除了不能上路之外,這款平衡車能夠在街道、商場、公園裏面出行,真正做到了普通大眾都能接受的地位。

但是所有人不知道的是,最開始這款平衡車可不便宜,甚至可以說是土豪的玩具也不為過,最開始是國外的團隊研發出來的。

荷蘭他們自己將成本算下來之後,這款平衡車如果想要回本,那麼售價必須要賣到8.5萬美元才行,如果摺合成人民幣那就是70萬。

而且要知道這還是1995年的時候,當時能夠花如此多的錢買這個,說是土豪的玩具一點都不為過。

其實最開始發明出這款平衡車的寓意是效率高且零污染的醫療代步工具,只不過買的人群十分少,再加上價格昂貴,導致幾乎達到了破產的邊緣。

漸漸地荷蘭人感覺有點不行了,受眾人群太少了,想要讓大家都能夠接受,就必須要降低成本才行。

可是研發了好幾年依舊沒有任何的長進,就這樣又交給了美國,美國在當時已經算是一個科技強國了。

自認為改進這種小玩具絲毫不在意話下,就這樣從8.5萬美元降低到了5萬美元,可是依舊沒有任何效果,想要真正的被大眾接納,就需要繼續降低價格。

最終美國降低了80%的成本,售價來到了兩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7萬,這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管是8.5萬美元還是2萬美元都一樣,因為全都買不起。

現在好了,原本想要憑藉平衡車開發出一個新的領域,沒想到不僅沒掙到錢,反而還往裏面搭了不少。

在不想個辦法那可就真的血本無歸了,就在這個時候,我國的一個企業竟然要當這個「接盤俠」,美國人想都沒想,打包帶技術直接賣給了我國這家企業。

就當他們在後面偷笑的時候,接下來的一些類操作直接驚掉了他們的下巴。

中國企業爆改平衡車

2015年4月15日,中國電動平衡車品牌Ninebot聯合小米在北京召開了發佈會,宣布對電動平衡車鼻祖進行收購。

沒錯這個在國外因為價格幾乎賣不出去的平衡車被稱為「雷布斯」的雷軍給收購了,並且小米真正的讓人們看到什麼叫做將價格大下來。

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平衡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僅實現了批量生產,價格也定在了一兩千的價位,完全是普通人也能接受的價格。

這下讓西方人傻眼了,怎麼他們搗鼓了這麼久才將價格降到十幾萬人民幣,到了中國人自己手裡卻僅僅只要一千。

如此大的反差怎麼能不讓人感到驚訝呢?

說到平衡車就不得不提一下各國人對於平衡車的一種態度,在管理方面比較尷尬,各國政府對此也是態度不一。

在我國對於平衡車來說還是很受年輕人喜歡的,可在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從安全的角度上來看,一些國家和城市禁止這種平衡車上路。

雖然說廠商在宣布自家的平衡車的時候都表示自家產品能夠實現自動平衡,無須擔心會摔倒的例子。

不過依舊有一些先例被記錄了下來,比如說美國前總統小布殊狼狽的摔下來過,還有一些記者在使用的時候不受控制。

或者是一些扛着攝影機的工作人員,由於處理不當直接和運動員撞到了一起,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再加上價格問題,所以這才導致了平衡車無法在國外大規模的量產原因。

未來平衡車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爭取能夠做到安全、科技、性能為一身的休閑代步工具。

其實從這一件事情就能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老外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很多技術害怕給了我們之後被反超,這樣的事情多到數不勝數。

中國反超

比如說盾構機,中國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想要挖掘出一個隧道出來,依靠的還是傳統的爆破加挖碎石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不安全。

當時我國還沒有盾構機這樣的東西,所以在考慮良久之後不得不向國外進口,當時選擇的是德國

盾構機這種東西對於我國來說是稀罕物,可是人家西方卻早已經發明出來,所以那個時候正是吃定了我國需要這種機器,於是決定漫天開價。

當時報的價格是每台機器3.5億,兩台的話那就是7億,在經過多輪的商量後,價格依舊沒有改變,無奈之下我國不得不狠下心來,將這兩台機器買了回來。

這還沒完,這兩台「老年機」買回來之後雖然說確實幫我們加快了工作進程,但是由於不是新的所以經常會出現故障。

由於我們不會修,還需要花費大價錢請德國工人過來維修,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還不讓我們看,害怕我們偷學,這就令人十分的惱火。

在以後能夠用到盾構機的地方將會越來越多,總不能每次都買其他國家的吧,那得要花多少冤枉錢。

就這樣我國準備自行研發,2002年中國開啟「863計劃」,由18個工程師組成的隊伍承擔下了這個重任。

由於之前我們沒有什麼經驗,所以一切都要自行摸索,任何地方都要嘗試,還將買來的盾構機研究了一遍又一遍。

部件也是拆了又組,來來回回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2008年我國第一台盾構機「中國中鐵一號」研發成功,並且用在了天津地鐵的工程裏面。

從這時候開始我國再也不受制於人,不僅如此我國的盾構機經過了幾年的發展,還實現了對外出售,價格方面也是比之前的盾構機老牌國家便宜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時之間給歐美盾構機的出口帶來餓了很大的壓力。

除了這個外還有石墨烯的研發技術,最開始也是被歐美掌握,而且賣給中國的價格竟然達到了5000每克,雖然說這是新技術,但是這樣的價格實在是貴的有些離譜了。

我國在看到這一局面之後,絲毫不會妥協,直接選擇了自我研究,在2012年的時候造出了自己的石墨烯材料,不僅如此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烯生產產線也在我國

總結

不難看出有時候我們的潛力確實是被逼出來的,也千萬不要小瞧中國人,只要給我們足夠長的時間,必然能做出讓他們驚掉下巴的產品。

同樣的也希望一些人能夠明白,一味地打壓和制裁併不能給我們困擾,然而會激勵我們自主研發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