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獨佔衛星通信技術?榮耀姜海榮:技術門檻確實高

華為Mate系列手機帶來了衛星通信的革新體驗,似乎獨佔了這項技術?但中國電信最新計劃又如何看待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業內將如何形成技術共享的良性生態?

華為在衛星通信技術上具有優勢

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其獲取衛星通信技術帶來了先發優勢。華為最新的Mate60手機實現了衛星通話功能,這意味着在沒有蜂窩移動網絡的情況下,用戶也可以通過衛星電話聯繫外界。

解決了以往只能單向發送信息的局限。

在具體實現上,華為制定了自己的衛星協議標準,並與衛星運營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將衛星通信技術與智能手機深度融合,最終實現在一款超薄機身實現衛星通話和短訊等多項功能。

這充分證明了華為在天線設計、芯片研發以及終端操作系統等多個層面的技術實力。

當然,實際上華為也並非完全獨立研發而擁有全部核心技術,其與國內外眾多企業和機構都建立了合作研發的聯盟。華為依靠自身在終端領域的優勢吸引不同技術提供方,形成技術服務生態,並藉此擴大自身在這一新興領域的影響力。

為此,華為目前在衛星通信技術領域仍可保持最強的競爭實力。得益於其雄厚的研發資金投入和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能力。這也是其他手機廠商難以望其項背的關鍵因素。

中國電信部署與其他手機廠商技術開放共享的計劃

儘管華為已成功實現了商業化的智能衛星通信手機,但是這項技術終究不會被哪一家廠商所獨佔。從中國電信最新的消息看,其正在積極與更多品牌廠商合作,將衛星通信技術向整個行業推廣和開放。

比如中國電信表示將在芯片、協議、終端等多個層面投入大量資源,攻克技術難題。也就是說,電信運營商希望打破華為獨有技術壁壘,在工業和標準層面規劃衛星通信技術的共享。

這也與榮耀、小米、vivo等其他智能手機品牌表達的態度相一致。

他們都表示衛星通信領域存在一定技術壁壘,需要整個產業共同攻關;同時也在這一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經費用於自主創新。

此外,中國電信計劃推出自研的支持衛星通信的手機,且不限制使用次數,這無疑也將推動這項技術的商業化進程。綜合各方態度判斷,衛星通信技術將朝着開放共享的方向演進,而不會永遠被華為所獨佔。

面向未來,衛星通信技術仍需持續突破和產業合作

儘管當前華為在衛星通信技術上佔據優勢,但要想實現大規模商用,整個行業還需要在多個層面不斷突破與創新。

具體來說,還需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明確不同制式衛星和手機終端之間的接口規範,這樣才能保證不同廠商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其次,要形成可持續的商用模式,明確投資和運營維護等商業規則。

此外,還需擴大終端廠商的支持範圍,逐步增加衛星和地面基站數量,降低成本和價格門檻,從而普及終端和基礎設施建設。只有整個產業鏈都在協同發力,才能推動衛星通信技術真正實現規模化應用,最終普惠社會各階層。

所以,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還任重而道遠,既需要華為等龍頭企業繼續技術領先,也需要中國電信等運營商推進生態建設,更需要不同廠商形成技術開放和共享的良性格局。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個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

有網友認為華為在衛星通信技術上早已獨佔鰲頭,難以撼動;

也有網友認為這項技術的普及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華為並不會永遠獨佔;

還有網友認為這項技術商用化仍存在諸多障礙,真正推廣還需要幾年時間。對此你怎麼看?(圖片和數據來源於網絡,具體請理論請自己查證,本文章不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