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後服務哪家強? J.D.Power:自主品牌與主流持平


9月28日,J.D.Power|君迪正是發佈了《2023中國售後服務滿意度研究》(簡稱CSI),這項針對汽車售後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已是J.D.Power連續第23年發佈,今年的CSI調查覆蓋了81個主要城市,2018年12月至2022年5月間購買新車的45個品牌共計37889位車主。

與上年相比,今年的售後服務滿意度整體得分位759分,較上年提升了2分。

雖然售後服務滿意度整體分值上升,但是在售後服務的主要三大領域——預約、服務質量和服務價值三項,會發現國際主流品牌的746分、756分合752分相較上年分別下降了6分、4分和4分,而自主品牌的746分、753分和749分,相較上年分別下降了3分、3分和5分。

不過,小編髮現自主品牌的排行榜中,多個品牌已經超過了主流品牌平均分值,而總體平均分,僅低於主流品牌的平均分1分。

J.D. Power中國區汽車數字化零售諮詢事業部總經理謝娟,總結了此次CSI調研的核心信息:「通過對比新能源車服務滿意度與傳統燃油車服務滿意度的表現,我們發現隨着新能源汽車在數字化預約、服務套餐、積分、權益方向上的不斷創新與運營,提升了傳統燃油車用戶對服務的期待,滿意度提升正在受到更大的挑戰。」

的確,在新能源和傳統燃油兩大領域,新能源汽車的售後服務數字化渠道大幅提升。J.D.Power研究發現,2023年,傳統燃油車品牌APP的安裝率位46.7%,日活用戶比率8.7%,服務預約率僅為8.4%。而新能源汽車品牌APP的日活用戶佔比達到了32.4%,服務預約率則達到了11.1%——兩者之間差距甚遠。

除此之外,J.D.Power研究發現,消費者對服務套餐更為青睞,使用服務套餐結算的客戶滿意度達到了782分,與未使用服務套餐結算的客戶滿意度759分相比也差異巨大。而傳統燃油車服務套餐滲透率目前僅為10.1%,與上年相比還下降了1.2%,而新能源服務套餐的滲透率則達到了22.4%,兩者差距達到了12.3%。

而在不同階段的車主之中,首次購車的用戶更加希望得到服務推薦,即便是最終沒接受推薦,但其滿意度比未獲推薦的消費者要高出2分,而接受推薦的用戶,滿意度則提升至770分——提高了18分。

當然,在J.D.Power細分的三大板塊之中,豪華車的售後服務滿意度依然遙遙領先,與主流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平均分差異超過了30分。

這一點從日常到店也能夠明顯體驗到差距,與主流品牌和自主品牌相比,豪華品牌無論從環境、服務標準乃至到茶飲餐點等多個方面全部勝出,小編做個不是非常恰當的比喻:就像五星級酒店與連鎖酒店的對比,差異非常明顯,當然價格也不相同。

而近期爆發的某東汽車與某虎的「售後大戰」,實際上也揭開了專營店售後與非授權店之間的拉鋸狀態,J.D.Power在這一領域也提到:去非授權店做過常規保養、一般維修或事故車維修的用戶更容易流失,流失率達到了26.5%,是自然流失率的2.3倍,且流失的都是高價值用戶——他們的花費比行業整體花費高出了1.9倍。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專營店(授權店)的售後服務更成體系化,相比也更加正規,而非授權店的維修保養雖然價格優勢更明顯,但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且二次維修率相對也更高。所以,小編建議對於車輛核心部件的維修保養,消費者最好選擇專營店,非核心部件如更換輪胎、雨刮、補漆等方面,選擇相對正規的非授權店更划算。

作者:劉英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