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首個氫能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佈啦!

2023年8月8日,國家標準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

這是國家層面首個氫能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文件指出,到 2025 年,支撐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的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制修訂 30 項以上氫能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重點加快制修訂氫品質檢測、氫安全、可再生能源水電解制氫、高壓儲氫容器、車載儲氫氣瓶、氫液化裝備、液氫容器、氫能管道、加氫站、加註協議、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汽車等方面的標準,打通氫能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鼓勵產學研用各方參與標準制定,支持有條件的社會團體制訂發佈團體標準,增加標準有效供給。

我國為什麼如此重視氫能的開發呢?

因為氫能是一種來源眾多、綠色低碳、用途廣泛、利用高效、形式靈活的二次能源。能幫助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消納!實現電網的大規模調峰,進行跨季節、跨地域儲能,能夠加速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的低碳化。並且氫氣的製取方式多樣產物無污染。

那麼,氫能跟卡友有什麼關係呢?

氫能的交通和儲能應用場景跟卡友息息相關。

01交通場景

燃料電池是氫能源下游應用的一種清潔使用形式,具有轉化效率高、無污染、安全可靠的優點,可將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交通運輸是燃料電池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可應用於各種車輛、無人機及船舶等。車輛方面,乘用車、卡車、工程機械等多用途車輛以及摩托車和單車等小型車都可採用燃料電池作為動力。由於燃料電池具有零碳無污染、續航長的特點,在大型重載車輛方面,燃料電池具有突出的優勢!

02儲能場景

氫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和便於存儲的優點,作為大規模儲能介質,可滿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對大容量、長周期儲能的需求。氫能的能量存儲邊際成本遠低於電化學儲能,且無鬚髮電後回輸電網,可直接應用於交通、工業、建築等終端用能部門!大幅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規模。

總的來說,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每年生產的附產氫氣高達數千萬噸,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氫能作為能量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燃料電池,通過電化學反應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能量轉化過程不受卡諾循環的限制,與內燃機相比,其能量轉化效率更高。因此燃料電池將成為未來車輛發展的重要方向。

同時,氫能的儲能能力也讓它成為可再生能源的有力輔助。這些都讓氫能在未來能源發展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隨着國家對氫能的重視和支持,氫能產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卡友們帶來更加環保、高效的出行和能源儲存方案。(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