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中國市場?蘋果去意已決,外媒:庫克果然是「老狐狸」!

文|遠山

編輯|多魚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在不少外資企業的眼中,就是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新興市場。

憑藉著這樣的優勢,我們吸引了不少大型外資企業的進入,滿足他們在生產環節的用工需要,因此,我們現在已經成了各國一致認可的「世界工廠」。

並且與不少外資企業的合作,都有了幾十年的歷程。比如蘋果公司,就一直在我國內地市場上發展的不錯。

這段時間,蘋果CEO庫克還特地來北京逛了一圈。

本以為庫克的到來是一個好消息,至少可以說明蘋果公司對我國內地市場的看重。

結果沒想到,庫克到底還是只「老狐狸」,在其回國後沒多久,就傳出蘋果去意已決,或將撤離中國市場的消息,不過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一、蘋果產業鏈將退出中方市場

根據蘋果公司的通知來看,接下來蘋果的生產製造產業鏈將會逐步從我國內地市場退出,轉向印方和越方等新興國家。

庫克還明確表示,後面即將上線的iPhone15旗艦機,將會從印方出廠。

由此可見,蘋果對印方市場的發展還是相對比較看重的。

接下來在產業鏈的轉移過程中,可能會更加偏向擁有豐富廉價勞動力的印方市場。

其實從蘋果的選擇上我們不難看出,現在他們更傾向於一些成本低廉的市場。此番要進行的產業鏈轉移,最終的目的恐怕還是為了削減自己的生產成本

伴隨着智能手機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國湧現出了不少備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品牌。

在國產智能手機品牌的衝擊之下,蘋果在我國內地市場的發展不比從前。再加上我國勞動力價格的提高,讓蘋果有了想要離去的想法。

不過這對於蘋果來說並不見得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雖然越方和印方有着廉價的勞動力,但在產業鏈和工作人員素質水平上,還是遠遠沒有辦法與我國內地市場相比較的。

雖然我們的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高,但卻能更好的保障產品質量,不會出現合格率只有50%的情況。

二、是在縮減成本,也是在去中方化

其實從庫克的安排上我們也不難看出,蘋果公司不是沒有這樣的顧慮。雖然現在不少機型的產業鏈都已經轉移到東南亞市場,但蘋果還是留了幾款經典機型在我國內地市場。

很顯然,蘋果仍然看重我國內地市場的消費活力,不想因為這件事情徹底惹惱中方消費者。

而庫克確實是個道行深厚的老狐狸。這樣不僅不會完全得罪中方消費者,同時還能順利跨出產業鏈轉移的一大步,逐漸轉向成本更加低廉的東南亞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蘋果公司的轉變背後,其實還有一些政治上的考量。

眾所周知,這段時間中美兩國的關係一直非常微妙。美方為了遏制我國芯片產業的發展,一直在不斷加大對我國的芯片制裁。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方當然也會有所忌憚,擔心會遭到我們的反制裁。

兔子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是我們這樣的魏巍大國。蘋果公司作為美方最具代表性的大型企業之一,其發展對美方的整體發展也有着重要意義。

美方不能拿蘋果公司去冒險,因此蘋果的去中方化,是當下必須為之的事情。

當然了,我們並沒有美方想的那麼壞。這件事情的主導者和始作俑者始終是美方,如果他們不對我們進行科技制裁,我們又如何會反制裁呢?

更何況,我們一直拎得很清楚,不會採取和美方一樣卑劣的手段來制裁其他企業的發展。

我們是一個支持貿易自由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講原則、有底線的國家。現在我們的反制裁措施,主要體現在我們在禁止出口技術和限制出口技術上,並沒有涉及到其他無辜的主體

不會像美方一樣強行拉其他國家下水,也沒有打壓以蘋果為首的美方企業。

雖然蘋果產業鏈的轉移會給我們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讓一部分員工面臨著失業的窘境。但與此同時,我國手機品牌的發展,也為市場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和發展機會。

依託着龐大的內地市場,相信我國的智能手機品牌也能獲得不錯的發展。

蘋果公司的這番做法,雖然不會動搖蘋果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但確實會讓不少消費者感到不爽。

不過不爽歸不爽,當下我們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加快產業鏈的轉型升級,逐漸從世界工廠成為世界大廠。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