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機再次「奪冠」,穩居中國高端市場,華為真的可惜了

在今年618期間,蘋果手機再次表現出其可怕的實力,從網友統計的榜單來看,iPhone 13的銷量一騎絕塵,合計銷量達到了282萬台,力壓眾多國產機型。

從這份數據可以看出,蘋果在中國市場無疑是再次奪冠了,並且是穩居中國高端市場,因為榜單前十名機型不僅沒有多少高端機,甚至合計銷量都沒有一台iPhone 13賣得多。

此前第三方機構Counterpoint也統計了一份最新的調研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售價400美元(約2700元人民幣)以上機型的銷量數據,蘋果的份額極為誇張。

數據顯示,蘋果iPhone系列產品在400美元及以上市場佔據了62%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排名第二的三星只有16%,剩下的基本就是國產手機品牌。

具體來說,OPPO小米和vivo在該價位段的份額分別是5%、4%、3%,除了這三家國產廠商以外,華為也拿下了3%的份額,但華為顯然也是最可惜的一家廠商。

受制於美方的制裁,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一落千丈,原本在高端市場上,華為就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但從2021年開始,華為手機的份額出現了持續性的下滑。

其實2021年華為在400美元以上市場還有9%的份額,能夠保持這份成績已經相當不易了,今年第一季度還擁有3%的份額,更進一步說明了華為確實很堅強。

不過華為的「倒下」並沒有推動其它國產廠商在高端市場上的增長,反倒是沒有華為之後,集體表現出在高端市場上頹勢的一面,幾乎全部被蘋果吃下了。

從2020年初開始,國產廠商就高調宣布衝刺高端市場,但在兩年多的時間裏,高端手機的市場份額與蘋果相比卻依舊是天壤之別,不得不感嘆蘋果在高端市場上有着十足的認可度。

其實就手機參數配置而言,無論是屏幕、攝像頭、設計、快充等方面,安卓手機都有着絕對的優勢,唯獨就是處理器要比蘋果差一些。

為什麼安卓旗艦越做越好,消費者卻依舊要選擇蘋果呢?我認為,有一個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很多消費者都覺得安卓手機撐不起幾千元的價格。

簡而言之,就是大家都對蘋果手機有了自己的價值認可,認為旗艦機就應該選iPhone,而安卓手機更適合購買中低端價位的機型。

因為安卓旗艦現在無可避免地存在同質化嚴重的情況,從屏幕到快充、處理器、相機等,幾乎都是將一套方案進行整合,系統則是基於安卓深度定製UI,各家旗艦手機配置都幾乎差不多。

反觀蘋果就完全不一樣了,iOS操作系統再加上A系列處理器加持,兩大核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完全就是技術實力強的體現。

其實我們也可以在華為手機身上看到相同的影子,此前華為能夠在高端市場上動搖蘋果的地位,是因為有自研麒麟芯片加持,再加上出眾的影像表現,給人的感覺就是華為有很強的技術實力。

但現在受制於美方制裁,台積電無法自由出貨後,麒麟芯片已經被迫停產了,所以現在的華為對蘋果來說,已無法構成威脅。

至於其它國產手機廠商,既沒有芯片又沒有系統,都不具備華為的技術實力,所以很難妨礙蘋果手機持續暢銷,這也是iPhone 13在今年618期間能夠一騎絕塵的原因。

當然iPhone 13能夠如此暢銷還有一大核心原因,就是618期間降價力度確實相當大,原本官方定價就比iPhone 12便宜,再疊加平台給出的優惠,實際到手價不足5000元。

考慮到安卓旗艦普遍漲價到了四五千元,基本就是在和iPhone 13直接競爭,拿着幾千元買安卓手機的消費者自然是極少數的。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