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追捧老年版APP?

文|邢妍妍

沒有廣告,沒有彈窗,界面乾淨,操作明晰——如今,越來越多的手機APP都推出了「適老版」。這種為老年群體量身打造的APP,本是為了讓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機更加便捷,卻意外地收穫了許多年輕人的青睞。

他們愛上的顯然不是「適老版」APP里那明顯大了幾號的字體,而是一種簡約到極致的交互體驗。

開啟「長輩模式」的視頻APP

如今的APP種類越來越多,可似乎大都越來越「重」了,下載一個APP動輒就百餘兆。軟件內各種花樣功能應有盡有,但細想想,其實很多功能大家都沒點開過,常用的無非就那幾個核心功能而已。

因此,當更多的APP熱衷設計更多的入口推送多元的信息,吸引到用戶更多的點擊瀏覽量,甚至在各種彈窗廣告中誘導用戶消費的時候,一個足夠簡約但又剛好能滿足用戶核心需求的老年版APP,就這樣自然地走入了年輕人的心中。

某地圖軟件的長輩版

尤其在人們與智能算法已實現深度捆綁的當下,這種純為了「簡單好用」的APP給足了用戶安全感。翻閱新聞不難發現,有部分軟件違規過度採集用戶的興趣愛好、上網痕迹等隱私數據,進而誘導消費。

工信部發佈的《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範》就明確要求:「適老版界面、單獨的適老版APP中嚴禁出現廣告內容及插件,也不能隨機出現廣告或臨時性的廣告彈窗」「禁止誘導類按鍵」。

年輕人愛上了用老年版app,也正是因為這類軟件沒有那麼多的「套路」,也沒有無用費時的交互痛點。這背後的邏輯是,很多軟件看似花樣豐富的功能,實際是繁雜冗餘的,且偏離了用戶下載軟件原本只想得到的主核心功能。因此,從軟件產品定位的角度而言,開發者們依然需要更謹慎地思考目標用戶的真實需求,在專業化與大眾化的設定之中尋求一個平衡。

志願者教學員使用智能手機的基本功能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對於不少人詬病的彈窗營銷、跳轉鏈接等,其實也是部分網絡企業維護運營成本的需要。即便短時間內消除並不現實,但企業也應當看到用戶對網絡軟件簡約化越來越高的訴求。相信不少軟件設計的初衷,就是要吸引更多的用戶,並想辦法提高用戶的使用粘性。就此而言,讓手機網絡軟件更為友好,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年輕用戶們對「適老性」APP的追求,實質上是對「適人性」APP的追求。一系列諸如廣告泛濫、功能複雜和誘導點擊等問題,應該得到更為規範性的處理,還用戶一個更為清爽直觀的界面,也讓人機交互體驗更為人性化。

用戶在普通模式與適老模式間的權衡,甚至是對適老模式的偏愛,應該成為行業內一種值得反思的現象。每個用戶其實都可以被看做是一個更具有普適性設計要求的「產品經理」。也因此,用戶的追求和喜好才更應該被重視,軟件的功能性也應該朝偏好用戶的方向改進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