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市場需求大 月薪過萬很輕鬆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蔡君彥

人若病了,要找醫生看病,在智能製造轉型趨勢下,「上線」工業機械人越來越多,它們若出現問題,該找誰?為它們「把脈看病」的,就是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

6月25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交通銀行獨家戰略合作的河南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鄭州啟幕。在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項目比賽現場,多位參賽人員分批登場競技,對出現不同故障的工業機械人「把脈看病」,使其能夠正常工作。

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是幹啥的?

具體來說,就是使用工具、量具、檢測儀器及設備,針對智能製造技術中工業機械人應用的實際問題,對工業機械人工作站或系統進行數據採集、狀態監測、故障分析與診斷、維修及預防性維護與保養作業的人員。

在比賽中,通過參賽選手的任務操作情況,考察參賽隊對工業機械人操作、運維及周邊設備的保障能力。

記者了解到,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和工業機械人系統操作員一樣,都是在國內眾多企業智能製造轉型的關鍵時期,催生的新職業。2019年,人社部正式確認13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就包括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

近年來,我國機械人領域發展十分迅速,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工業機械人「上線」,既能提高生產效率與品質,又能減少人工成本。目前,工業機械人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業、家電及3C、橡膠及塑料工業、鑄造行業等領域,涉及到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着工業機械人的大量使用,就需要專業的人士來操作和運維。在這一背景下,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和工業機械人系統操作員一樣,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一線的新興職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的工作,相當於給工業機械人『看病』,做好維護保養。」該項目賽場技術負責人、技師鄭思平說,工業機械人「生病」的話,主要有兩種問題,一種是線路問題,就好比人的手臂,哪跟筋不對,需要調整過來;另一種是機械故障,好比人的手出現骨折之類的問題,需要修復好。

這項工作,挑戰在哪兒?

據鄭思平介紹,有時候,工業機械人「病了」,會通過亮紅燈等形式,提醒系統運維員哪兒出問題了,進而及時查看,對症治療。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疑難雜症」,就非常考驗系統運維員的能力和水平。

賽場技術負責人鄭思平

人們常說,大醫治未病。對於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來說,、治未病防患未然也很重要。

「我們經常做設備的維護保養,對機械人也比較熟悉,在日常觸摸、擦拭機械人的時候,可以感知到它的溫度,如果溫度異常高,也說明出現了問題,需要及時維護保養。」鄭思平表示,系統運維員來說,工業機械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一旦身體不舒服,即使不說,系統運維員只要足夠細心,也能及時發現問題。

「從業人員需求大,數量少,職業前景非常好。」說到行業現狀和前景,鄭思平滿懷信心。他表示,目前,工業機械人的應用領域廣泛,工業機械人系統運維員畢業生相對較少,人才需求缺口比較大,可謂職場「香餑餑」,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月薪過萬很輕鬆。

想干好這行,需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比如,學機械、電氣類的同學,都可以往這方面靠攏,也要堅持學習新知識。同時,需要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久而久之,技術和個人閱歷會明顯提升,而隨着專業技能不斷提升,薪資待遇自然也會更上一層樓。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趙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