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和阿里脫鉤,哪些該做加法哪些該做減法?

【齊大聖論道線下互聯網】[咖啡]

早安,在燜燉梅蒸的上海問候各位[抱拳]

天貓買了一件傢具,好不容易發貨了,原本感覺上海離正常生活又近了一步。不過,送傢具的師傅一通電話,卻着實令人無語。

師傅電話說,他接受的信息有些缺失,需要我來告訴他準確的地址。為什麼要問我呢?天貓應該會把準確的地址信息推送到菜鳥裹裹,快遞員很容易查詢呀?仔細一想,有些明白了,肯定是跟菜鳥裹裹所在的螞蟻金服有關,螞蟻為了上市,正在按照證監會的要求,與阿里巴巴脫鉤,把原來渾然一體的關係拆解成「假裝不認識」的路人甲和路人乙之間的關係。

於是乎,原來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的員工在一個內部論壇親如一家,現在卻是各有一個內部員工論壇,小院高牆。於是乎,原來共享的郵件系統工號系統也拆分為二,不再重合。於是乎,原來相互公開不保密的一體化數據系統,也硬生生地撕裂開來,人為地挖出壕溝以鄰為壑。比如,以前在菜鳥裹裹App查詢天貓淘寶的訂單,你可以看到包裹的詳細信息和物流動態,而現在要看看包裹信息,先要彈出一個授權頁面,點擊確認授權之後,才能看到部分包裹信息,明顯不如以前流暢了。特別要說一下,你要查看每個包裹的信息,都要醬紫哦,感覺好麻煩。

按照資本市場監管規則,一家企業與關聯公司做到財務分開、人員分開、業務分開,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把數據交互也分開,讓原本流暢的互聯網應用變得磕磕絆絆,那就是刻舟求劍了吧。如果這個要求來自於監管部門,或許是因為對於互聯網的無知。如果這個行為來自於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那些決策者,那就是故意借題發揮,故意給用戶製造障礙,變相製造用戶對於監管部門的不滿情緒。其心可誅乎?

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之間的關係,哪些部分應該做減法,符合資本市場監管要求,哪些部分應該做加法,讓互聯網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希望那些三個字花名的人,能夠謹慎處之,避免情緒化。

[論道出發點:所謂傳統企業,就是從產品出發去找顧客;所謂互聯網企業,就是先圈人,再根據這些人的需要提供產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