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年時間,芯片從瘋狂漲價到跌價90%,都是因為中國?

自從華為被斷芯後,全球芯片市場也迎來了「缺芯潮」,由於芯片產能不足,芯片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不少芯片廠商坐地起價,價格一路飆升。巔峰時期,平時幾十塊錢的汽車芯片一度被炒到2000多塊,要多瘋狂有多瘋狂!

然而,短短一年時間,「瘋」了的芯片市場逐漸「冷靜」下來,芯片價格也趨於穩定,之前漲價到90元左右的模擬芯片也回歸到了10元的正常價格,跌價達到了90%。那麼為何芯片市場會迎來這樣的改變呢?不吹牛的說,都是因為中國,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在「缺芯潮」開始的時候,台積電、高通等芯片企業都迎來了價格調整,但因為YQ的影響,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業績下滑,比如家電行業、汽車行業以及智能手機行業等等。以智能手機行業為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下滑了有40%之多。

在這種時候,手機廠商也沒有「慣着」芯片企業坐地起價的壞毛病,果斷的進行了產能的砍單。要知道,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除了三星蘋果外,其他的巨頭幾乎都是中國品牌,多家國內手機廠商都縮減了芯片訂單,這對整個芯片行業的影響還是挺大的,直接影響了全球芯片需求。全球芯片需求降低,價格自然就穩定了,芯片市場也從供不應求轉變為了供應過剩。

其二,在華為被斷芯後,國內科技企業就紛紛加入了自研芯片的隊伍,且制定了「2025年實現芯片自給率達到70%」的目標。雖然在高端芯片市場,由於EUV光刻機的缺乏而遇到了阻礙,但中國在中低端芯片領域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中國芯片進口量明顯出現了下滑,國產芯片自給率也在穩步提升。

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前四個月的累計芯片進口量和上一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40億枚。一方面,或多或少跟「全球缺芯」有關係,但另一方面,這也是國產芯片自給自足率提升的證明。

華為之所以會被老美卡脖子,就是因為存在芯片的短板。而華為也並非個例,一旦其他的國內科技企業在別的領域取得領先,那麼也可能會和華為一樣,遭到老美的不公平對待和制裁。所以,「造不如買」就是謬論,只是美企「迷惑」國內科技企業的套路罷了。

都知道,自己造的難度比花錢買要大得多,但這也不能成為我們鬆懈和妥協的理由。造芯就如爬山一樣,攀登的過程確實很艱難,但當你站在山巔的時候,所有的辛苦都會化作烏有,而也沒有人能夠再限制你的「自由」,這才是真正的獨立!目前我國芯片產業正處於攀登的過程中,辛苦、艱難、失望都是正常的。但只要我們足夠努力,沒有中國人攻不破的難關。

近日,處於低谷的華為也傳來了好消息,自研NPU芯片已經交付使用,預計在華為Mate50系列上會首發,這對於華為以及中國芯片產業來講都是一劑「強心針」,繼續加油吧!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