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要實現所有市縣城區和重點鄉鎮(街道)5G網絡全覆蓋

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打造千兆城市、百兆鄉村,深化5G規模商用,推動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規模化應用,加快傳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數字化轉型。9月29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西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邀請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自治區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佈會現場

今年以來,我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紮實開展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攻堅行動,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為數字廣西「十四五」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5G網絡實現

14個設區市主城區基本連續覆蓋

今年,我區完成印發「雙千兆」網絡、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政務信息化、樓宇數字化等方面的規劃和措施文件,加快擴大5G商用網絡建設規模,全面推進千兆到戶的全光網絡,持續實施「智慧廣電」和電信普遍服務,統籌優化新型數據中心布局建設,推進構建多層次工業互聯網體系,有序實施傳統基建智慧化改造。截至今年8月底,全區「信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累計完成投資519.01億元。

移動通信網絡建設進展顯著。累計建成28.8萬個基站,其中,4G基站18.5萬個,4G網絡覆蓋全部行政村和20戶以上自然村;5G基站3.3萬個,5G網絡實現14個設區市主城區基本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區域重點覆蓋。第四屆「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廣西區域賽選出40個優秀5G應用項目;南寧市地鐵5號線4G/5G無線商用信號覆蓋基本完成建設,將與地鐵通車同步服務運營。全區光纜線路長度達到234萬公里,高水平全光網絡初步建成,實現100%行政村、85.7%自然村通達光纖網絡南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獲批並計劃年內建成,省際出口帶寬達3644萬兆,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2103萬戶,超2.6萬個小區完成千兆光纖建設改造,全區縣級以上城市區域千兆光網全覆蓋。數據中心規模快速增長。今年在建數據中心14個,規劃承載能力達到29萬標準機架,玉林孿生計算與大數據云服務中心項目即將建成試運營,填補我區智能算力空白,廣西超算中心項目已啟動,我區首台「5G移動邊緣計算(MEC)」於今年3月在廣西鋼鐵集團部署,廣西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穩步推進。窄帶物聯網(NB-IoT)已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終端用戶數達2431萬戶。工業互聯網方面,建成中國—東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和柳州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累計標識註冊量超1.8億,累計標識解析量超6億,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台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產業發展初具成效,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成效明顯。廣西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年內即將發佈,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相繼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目前,我區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280家,服務支撐大氣治理、交通管理、農業種植、糖業加工、鋁業煉製、汽車製造、港口運營、醫療輔助、教育教學等各個領域。

南寧地鐵5號線。圖源:南寧軌道交通

到2025年

100%城鎮、60%以上農村地區

實現千兆網絡覆蓋

按當前整體規劃,到2025年,100%城鎮、60%以上農村地區實現千兆網絡覆蓋,10千兆及以上速率網絡端口數佔比超90%。全區5G基站將累計建成10萬座以上,實現所有市縣城區和重點鄉鎮(街道)5G網絡全覆蓋。

按照全區「一核多點」大型數據中心一體化空間布局,計劃編製新型數據中心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各類超級計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計算中心等新型算力資源建設,推動整合一批規模在100機架以下、年均PUE高於1.8的規模小、能耗高的自用型數據中心向集約化高效化發展。

全區物聯網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的龍頭企業3家以上、超十億骨幹企業20家以上,建設綜合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4個,打造行業級物聯網公共服務平台,爭取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落地。

持續建設完善我區智慧融合的傳統基礎設施和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設施,形成若干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引進培育超10家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培育100家以上細分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人工智能高新技術企業。

9月28日,南寧沙井至吳圩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沙吳高速公路建設有6個北斗差分基站,構建北斗高精度地基增強網,為車輛提供實時精確的位置信息。廣西交投集團供圖

為高質效推動我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將圍繞以下三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強化廣西作為中國—東盟信息樞紐的重要支點地位,加快建強全方位通信設施「一張網」、建好數據彙集「一片雲」、培育數據應用「一個端」、築牢安全防護「一堵牆」,顯著增強新型基礎設施支撐能力。

二是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文化、廣電、社保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統籌融合,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數字化改造,提升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實現賦能升級。

三是加快建設安全可靠的防控設施,提高重要數字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防竊密水平,保障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穩定運行,積極推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擴大數字證書應用範圍,推動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創新。

南寧市5G基站建設現場。黃禎光 攝

發佈會答記者問(摘選)

問:請問我區在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階段性成效?

答:我區在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時主要採取以下幾方面措施開展工作:

一是強化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先後印發了廣西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廣西「信息網」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中心發展、區塊鏈發展、廣西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等方面的規劃、行動計劃及實施方案。結合我區實際,適度超前布局,明確指引了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方向。

二是紮實做好「信息網」大會戰建設。加強調度管控,及時掌握項目建設存在困難和實際工作推進成效。截至8月底,全區「信息網」大會戰建設共401個項目,今年總計劃投資363億元,已完成240億元。累計開通5G基站32984座,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達3644萬兆,南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計劃年內建成運營。數據中心開工建設大型或超大型項目超過10個,規劃承載能力達到29萬標準機架。全區窄帶物聯網用戶約2431萬。

三是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定期召開自治區、市級「信息網」大會戰項目建設調度會,發揮「信息網」專班力量,全力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按計劃按進度實施。着力解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堵點問題,比如,今年7月會同自治區工信廳印發《2021年我區大數據中心用戶電力市場化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有效降低數據中心用電成本,促進數據中心規模發展。

問:大數據中心是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請問廣西在這方面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答:廣西處於銜接東盟、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銜接支點和重要門戶位置。我局將致力於把廣西打造成面向東盟的數據資源流通大通道,國內算力對東盟服務的合作支點和輸出門戶。

當前全區在建數據中心14個,規劃承載能力達到29萬標準機架;比如,今年一季度開工建設的電科雲(桂林)國際大數據發展中心總投資達189億元;首個5G邊緣計算技術(MEC)智慧邊緣數據中心今年3月在防城港市廣西鋼鐵集團部署運行;玉林孿生計算與大數據云服務中心項目作為智能算力數據中心即將在四季度建成試運營;廣西超算中心項目具體謀劃工作已啟動。

在規劃布局方面,我們出台了《2020—2025年廣西數據中心發展規劃》《加快構建廣西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下一步,積極引導數據中心走高效、清潔、集約、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有序整合規模在100機架以下、PUE高於1.8的自用型數據中心向集約化高效化發展,明確新建大數據中心須納入全區數據中心空間布局後方可建設,且PUE值嚴控低於1.4。目前正籌備編製我區新型數據中心三年行動計劃,將對我區數據中心的技術能力、算力算效、網絡質量、能效水平等方面提出更具體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