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的創新和交付都在加強的時候,質量管控依然讓雷軍有些擔憂。質量問題事關公司命脈,只有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小米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儘管雷軍已經把質量部門調整為和手機部平行的一級部門,但是他依然認為,這個部門在公司的話語權不夠。
產品質量不好會給一家公司帶來災難性後果,行業內的人都已經眼見為實。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三星Note 7的爆炸事件。2016年8月24日,韓國發生了第一起三星Note 7手機充電時爆炸事件,隨後,世界各地陸續傳出類似的新聞,令消費者和渠道商談之色變,全球主要的航空公司甚至公開宣稱——拒絕旅客攜帶這款產品登上飛機,這給三星這個品牌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2017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雷軍讓助理召集公司四五十名核心高管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在這個會議中,雷軍和高管們講述了他對產品質量問題的擔憂,而這也引起了高管們的共鳴。就在這個緊急會議上,一個解決方案被討論了出來——一個叫作質量委員會的機構將在小米 公司成立,這個機構將把產品的質量檢驗提高到最高權重,讓員工提高認知警戒線的同時讓員工有章可循。
雷軍知道,解決質量問題,一定是長期的、系統性的,而且註定在短期內會讓人感到痛苦,但是小米必須走出這一步。
雷軍選擇自己挂帥質量委員會主席,讓一個對質量「有感覺」的人負責具體執行。這一次被雷軍點名的,是小米手機的早期結構工程負責人、小米MIX的策劃人之一——顏克勝。
質量委員會從宏觀上制定了手機生產標準和檢驗流程,然後在微觀上進行專項改善。質量委員會把每一款小米手機都拿出來做測試對比,然後對標行業數據確定自身問題所在。
最重要的一點是,質量委員會開啟了對產品源頭的質量管控,也就是對上游供應鏈端進行質量控制,質量委員會將從每一個零部件開始檢驗小米手機採購物料的品質,從而真正抓住質量的關鍵問題。就這樣,小米全員的質量意識不斷被強化,小米也真金白銀地加大了對質量管控的投入,這是小米團隊和代工廠之間不斷磨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