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業,做戰略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提到管理學中非常有名的理論——木桶理論。
01、什麼是木桶理論?
木桶理論說的是「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關鍵在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個理論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也稱為「短板效應」。
用木桶來比喻公司,就像是說任何一個公司,不可能每一部分都完美無缺,總有優劣不齊的部分,而劣勢的那部分,有時候決定着這家公司的水平。明白這個理論的創業者,他會特別關注在創業過程中明顯有缺陷的地方,不會被一腔熱血蒙蔽雙眼,只看得見項目盈利的地方,看不見缺點所在。
然而,在現在我們全球互聯網快速發展時代,信息瞬息萬變,要跟得上時代的節奏,只說「短板」,未免已經過時,我們應該不僅要盯着短處,還要善於利用長處。
這也衍生了另一個理論——反木桶理論。
02、什麼是反木桶理論?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何把木桶向最長的那塊木板傾斜,那最長這塊木板不也能擋住水嗎?這個理論說的就是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可以決定木桶的優勢。我們自己製造條件,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盛水量也是可以上升的。
反木桶理論它提倡對優勢的物盡其用,對特色的最大化發揮,讓人們打破固定思維,找准自己的特殊優勢,一舉打破困局,就可以開創新局面。
彌補短板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到最後可能只提高一點點,而發揮優勢只需要轉變思路、調整布局即可,很容易快速打開局面。
就像一隻獅子帶着一群羊,比努力把羊群訓練成獅子更容易衝出包圍圈。
舉個例子,中國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它充分發揮其強大的電商優勢,在電商長板的支撐下,支付、金融、線下零售等短板,就能慢慢補齊。
03、在多變的市場中,發展核心優勢才能突圍而出
在現在科技快速發展和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中小企業想要突圍而出,最重要的還是發展出自己的核心優勢。
特色突顯要求企業具有突出的優勢,然後精益求精,不斷加固最長的那根木板,突顯市場差異化,自我更新迭代,跳出狹隘的競爭圈,一旦優勢起來後,我們就需要補足短板的缺陷。
當然,木桶理論和反木桶理論不是矛盾的關係。做企業,不僅僅是做一隻木桶這麼簡單,我們還需要從實際出發來解決問題,要不然,所有的木工都可以成為優秀的企業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