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經濟的概念熱之下,5月23日,於深圳開幕的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人流量創歷史新高,來自各個國家不同膚色的從業者來到這裡洽談合作、開展業務。
從單手可拿的輕便巡邏無人機,到比成年人還大的拖載運輸無人機,再到一輛車那麼大的車載自動化無人機,展會上的無人機類型五花八門,消防救援、電力巡檢、無人值守……800多家企業帶着5000多款無人機相關設備來了,低空經濟在各行各業開花結果。

作為無人機管控及低空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上海特金是第五年來參加大會。董事長姜化京的感受是,今年的展館相比前兩年熱鬧了很多,他預估參加人數至少是去年的1.5倍。
從官方披露的數據來看,去年的無人機大會約有全球專業觀眾6萬人次,今年則預計將有超過10萬人參加,創歷史新高。本屆UASE無人機展與上屆相比,展覽面積增加3萬多平方米,參展企業增加366家,同比增長76.3%。
這種增長在姜化京的意料之中。他對記者表示,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去年5月大會舉辦之時,行業還在預熱中,政策從中央定性到省市執行,有一個過程,包括配套的規則、標準等等。「所以今年其實是在去年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明年會比今年更好。」
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我國低空經濟相關企業2024年新增註冊1.1萬家,令人矚目的是,2025年前四個月註冊量就飆升至9217家,較去年同期激增235%,目前存量已達8.65萬家。
本屆大會,來自國外的從業者和專家也有不少,幾乎在每個展台都能看到來自海外的面孔駐足,他們有的拿着手機拍照,認真觀察設備,有的則積極「建聯」,用不那麼標準的普通話和展商要微信、換名片。

在展台與姜化京交流的一個小時里,記者觀察到,上海特金的展台至少來了四五撥海外客戶,特金也專門配備了能英語對話的展台負責人介紹產品。姜化京表示,來自歐洲、中東的從業者都有不少,他認為,中國的低空經濟產業勢頭很好,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作為行業風向標的這一盛會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客戶。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低空經濟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達5059億元,增速達33.8%。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市場規模為9702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
2024年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技術突破疊加政策推動,市場處在一個爆發期,多個領域都有了較快的應用成果。但來到2025年,低空安全成為更受關注的議題。
2025年,低空經濟第二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表述變了,加入了「安全健康」一詞。「在去年的基礎上,要保證低空經濟是安全健康地發展。」姜化京很高興,這恰好是他們所擅長的部分,上海特金一直專註在低空安防市場,此前服務過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二十大、70周年國慶閱兵等大型活動。
在全體會議上,中國航空學會低空經濟首席專家董志毅發表演講認為,安全是低空經濟追求的底線,「守得住才能放得開」。董志毅將低空安全分為國防安全、航空器飛行安全、社會公共安全以及賽博空間安全。具體來說,要保護國家重要軍事設施、戰略要地免受空中打擊的風險,提升飛行器能力降低飛行安全風險,以及防止無序飛行對公眾場所、大型活動造成的安全隱患等等。
所謂無序飛行是行業常說的「黑飛」行為,例如2024年9月,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連續兩日受到無人機侵擾,造成大規模航班延誤與旅客滯留。民用無人機「黑飛」造成的擾航事件頻頻發生,機場就是一個需要確保飛行安全的重要場域,也是上海特金的典型客戶場景之一。
無人機與地面的遙控之間會有各種通信,因此,通過無人機發射的信號,能夠直接對設備進行發現、識別、定位、追蹤以及處置,切斷通信電路或導航信號,使無人機迫降或返航。這是無人機偵測管制的一個重要方法。

「低空經濟這個市場剛興起,大家主要關注怎麼飛,現在終於來到了業態的另一端,就是『怎麼管』。」 姜化京表示,低空經濟走過元年後,低空安防市場也迎來拐點。
上海特金的客戶從此前政府公安擴展到了科技園區、高端酒店等,這些場景主要是防止商業機密外泄,以及防偷拍和防民眾隱私侵犯等。在這一趨勢下,特金的業務在2023年增長了兩三倍,在2024年則是翻了個番,姜化京預計今年也會是翻番增長。
鼎暉VGC年初曾參與上海特金B+輪融資,高級合伙人郭其志判斷,低空經濟作為國家大力推行的新質生產力,為保障其健康發展,勢必需要大力推進低空智聯、安全管控等基礎設施的先行,這為無人機的安全防控產業催生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