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網絡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請知悉。
2022年8月9日,美國前任總統拜登正式簽署《芯片和科學法案》,這豪擲527億美元的政府補貼,跟我們中國打了一次科技「冷戰」。在兩年的時間內,拉攏三星台積電想逼死我們芯片企業,在那黯淡無光的日子裏,我們終於在黑暗之中殺出一道光明。
01 用「芯片法案」對抗中國
美國的大部分總統都沒做過什麼好事,拜登在任時期,在對俄烏衝突中,支援烏克蘭的資源,而對我國科技阻礙上,這貨在簽訂「芯片法案」的目的時,就直接表明,對抗中國。
首先,要求相關企業禁止向我國售賣高端光刻機,施加「芯片禁令」等一系列圍堵政策,並且阻止半導體國際企業在我國的製造能力,甚至苛刻到連製造14納米芯片的設備都禁售給我們,拜登明晃晃地表明,讓中國十年內擴產先進芯片。在那段美國對我們圍追堵截的時間裏,國內科技企業直接被攔腰折斷,所有人都在為我們的科技發展捏着一把汗。
02 為搶奪市場實施扼殺政策
被美國的科技壟斷影響較為嚴重的企業,比如長江儲存,在2024年投產的192層閃存,因美國禁售刻蝕機,直接減少一半的產量;中芯國際的7納米工藝技術,因荷蘭ASML的高端光端光刻機不發貨,只能拿14納米芯片硬撐。美國這種不要臉的打法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即使在中國建造芯片廠比在美國建廠便宜50%,卻又因拿不到美國補貼嚇退了不少科技公司。
嫉妒不僅使人變成魔鬼,更能讓一個國家瘋狂。美國投擲527億美元打這場「科技戰爭」,為的是奪回本國的芯片產能。30年前,美國的芯片產能佔比全球37%,自從中國進入後跌到了12%,而我們從0做到15%,長江儲存的閃存和華為5G直逼老美破防,要不是我們軍事力量強盛,估計老美會像找洗衣粉那樣隨便找個理由直擊東大,不要臉的人做不要臉的事,在他們眼裡稱不上不要臉。
03 選擇突圍絕不後退
對於強權我們向來不退縮,你有斷橋計,我有過水舟。在美國一系列打壓下,我們確實受了不少啞巴虧,但再邪惡計謀在正義面前總會有漏洞。在美國卡14納米的時候,中芯國際在北京新建的晶圓廠把28納米做到世界第一,直接拿下全球60%的訂單;華為帶着中微技術把刻蝕機精度做到了5納米,阿里突圍研製出全球首顆5G物聯網芯片;寧德時代,比亞迪拉着中芯國際進行制化生產,讓國產電車使用的芯片90%來自國產,徹底讓527億的美國制裁,打了一個大大的水漂。
當然,這場「科技戰爭」我們只是打了個突圍,想要決殺和反敗為勝,還有很大步子要邁,今後的科技發展不僅需要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更需要科技人才的不斷輸出,「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五個字,從始至終都應該刻在我們的腦海里。
科技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起着非常大的重要性,如果你也曾為我們國家遭受過的不平等感到不甘,或者為每次我們打破不平等感到自豪,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讀者朋友,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環球網:深度解讀:美國「芯片法案」,對中國芯片產業究竟意味着什麼?
環球網:挑釁!美國務院正式聲明,將對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某些僱員實施簽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