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巨頭尋找新護城河

2024年06月13日19:30:12 科技 5252

醫美巨頭尋找新護城河 - 天天要聞

最理想的效果是,前期砸錢形成品牌「護城河」,同時做技術突破


文 | 辛穎

編輯 | 王小

2024年6月5日,華熙生物(688363.sh)面向投資者召開業績說明會,對於在2024年一季度業績剛有起色的華熙生物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增加投資者信心的重要機會。


截至6月12日收盤,華熙生物市值281.2億元,較巔峰時期的1400多億元,跌去八成多。這家曾經衝進科創板市值前十的「醫美茅」,在過去幾年間,最大的業務收入板塊已經從「玻尿酸」原料轉變到功能性護膚品。


業內也一直在關注其依靠營銷投入拉動業績快速增長的模式能持續多久。自2019年華熙生物上市後,2023年財報首次出現營收、凈利潤雙降。其中,營業收入60.76億元,同比下降4.45%;歸母凈利潤為5.93億元,同比下降38.97%。


「原來的增長模式我認為存在一些問題,如果我們不去主動調整、變革,可能得到的收入數據還會沿着行業的增長慣性向前發展一段時間,問題不會在2023 年顯露得那麼的突出。」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公開說。


華熙生物原本是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和功能性食品收入的 「四輪驅動」模式,在2023年,護膚品和食品「兩輪」差強人意。


只是突然遇到業績紅燈,接下來該怎麼走?外界更關心的是,華熙還能不能回到高速增長期?


一位深度跟蹤過華熙生物的醫藥分析師認為,「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至少在2024年,華熙生物將在繼續加大降本增效力度中度過。

醫美巨頭尋找新護城河 - 天天要聞

爆款難求

2024年開年,華熙生物的調整策略初見成效,一季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4.24%,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53.3%。


華熙生物在報告中指出,一季度利潤增長主要系公司逐步優化品牌資源配置和營銷渠道結構,銷售費用同比減少所致。和去年同期相比,華熙生物2024年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增加了0.8億元,同時銷售費用減少了1.15億元。


華熙的策略並不讓人意外。自華熙生物布局功能性護膚品後,銷售費用高企,2018年-2022年的銷售費用由2.84億元增至30.49億元,占同期營收比重從22%增至48%。券商在研報中多次警示銷售費率上行超預期等風險。


剛進入c端的華熙生物,確實需要靠營銷打造品牌知名度。2018華熙生物旗下品牌潤百顏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推出的「故宮口紅」,成為當年的現象級網紅產品。


短短几年間,從零做起的功能性護膚品一躍成為華熙生物的增收主力,2020年佔比營收已過半,2022年達到最高點,佔比營收72%,拉動公司總營收五年複合增長率到 49.79%。


華熙生物的市值隨之攀升,從2019年剛上市的不到500億元,到2021年的巔峰1400多億元。


問題是,掙錢沒有花錢快愈發突出。華熙生物的凈利率從2019年的31%連年下滑至2023年的9.8%。


同樣是ip合作,2020年潤百顏又嘗試與《哆啦a夢》聯名推出限定系列,然而,沒能再複製「故宮口紅」的傳播效果。



最理想的效果是,前期砸錢能形成品牌「護城河」,可以逐步減少對營銷投入的依賴。


殘酷的現實是,這條新開拓的護城河還不牢靠。2023年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的收入驟減至37.57億元,同比下降18.45%,瞬時轉為 「拖後腿」業務。


華熙生物在公告中解釋,2023年業績下滑主要是由於過去業務增長過快,導致內部組織管理滯後於業務的發展速度,組織管理有待提高,運營效率有待提升。


直到2024年一季度,華熙生物基本完成業務人員和架構梳理後,功能性護膚品板塊還沒「回血」,一季度只是降幅收窄。


更大的挑戰在於,2024年的行業壓力加大。多位醫美行業人士表示,今年醫美整體的消費需求在下降,流量成本更高、流量投入的紅利更小了。


此時,要在減少營銷投入的基礎上鞏固「護城河」可不容易。

醫美巨頭尋找新護城河 - 天天要聞

不能再單靠玻尿酸

與華熙生物並稱「玻尿酸三巨頭」的愛美客和昊海生科,在2023年則營收、利潤雙增長,都是受益於「老本行」玻尿酸。

 

愛美客在玻尿酸凝膠類注射產品拉動下,毛利率由2022年的94.85%,提升至95.09%。昊海生科也將整體營收增長,歸功於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產品中玻尿酸產品收入高速增長。


這不免讓人想問,轉投護膚品的華熙生物有後悔嗎?


華熙生物依舊是世界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及銷售企業,如果只看原料葯和醫療終端兩個板塊,華熙生物在2023年表現其實不錯,各自同比增長15.22%、58.95%。尤其是醫療終端業務下的皮膚類醫療產品中,含有微交聯透明質酸鈉的潤致娃娃針,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0%;潤致填充劑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50%。


這是華熙生物用近20年打下的基礎。從2000年-2012年間專註發展原料業務,扎穩根基;到2012年-2019年開始拓展醫療終端業務,國內首創生產交聯透明質酸真皮填充劑。


到2024一季度,華熙生物業績「反轉」還是靠老本行。中信建投證券報告指出,其一季度的利潤高增與醫美收入翻倍以上增長有關,且醫美增長並非推出新品,是對老產品重新規劃,按照家族化組合銷售從而提升客單,體現運營能力。


可即便如此,華熙生物也不能再繼續依賴「玻尿酸」這條老護城河了。


在開發護膚品業務前,華熙生物的原料業務已經長期承壓。一方面,玻尿酸銷售單價開始下滑,華熙生物此前招股書披露, 2017年至2019年,注射級玻尿酸原料產品的銷售單價從122.62元/克下滑至111.69元/克,年均降幅在5%左右;另一方面,原料產品的毛利率也出現下降。


在醫美終端,「玻尿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風口在光電設備和再生。玻尿酸如今落寞,就如同玻尿酸興起時,迅速衝擊了整形外科的手術量。」說這話的是一位玻尿酸醫美產品代理商,他在2022年已經轉去銷售醫美光電設備。


雖然玻尿酸市場規模仍在增長,但技術門檻低,競爭者眾,只剩「內卷」。方正證券研報指出,玻尿酸產品供給端紅利期已經結束,供過於求,產能過剩。


幾家巨頭都早早開始尋找新的「護城河」——重組膠原蛋白、肉毒素、再生、光電,各有嘗試。


愛美客不僅布局了肉毒素,還向製藥深入加碼了最火的減肥藥。昊海生科新增的光電醫美設備業務,「收入表現挺好。」一位2023年到昊海生科調研的投資人說。


對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只是見效最快的轉型嘗試,近幾年,幾乎市場上所有熱點技術類別,華熙生物無論是在自研還是在投資收購方面都有布局。早在2015年,華熙生物就與韓國企業medytox合作,意在引進肉毒素產品。只是最終,產品遲遲未上市,華熙生物一紙訴狀宣告了耗時7年的肉毒素項目落空。


一些新管線陸續有產品上市。2023年8月,華熙生物推出重組Ⅲ型人源膠原蛋白原料產品;三類械透明質酸鈉複合溶液處於註冊補正階段,預計2024 年下半年取得註冊證;三類械水光產品進入註冊申報階段,有望成為首批合規上市的水光適應症產品。


只是,這些剛剛露頭的產品能否撐起大旗還不好說。

醫美巨頭尋找新護城河 - 天天要聞

下一個護城河在哪?

無論玻尿酸還是護膚品,都不是華熙生物最想要的標籤,這家定位生物科技的公司,最想要的技術入口是合成生物。


合成生物是一個比玻尿酸大的多的故事。麥肯錫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製造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全球60%的物質生產可通過生物製造方式實現。


只是對於當下的華熙生物來說,「要看到布局合成生物的發展效果,還需要一些時間。」上述醫藥行業分析師說。


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稱,「合成生物是通向未來科技最基礎的學科,在全球競爭維度中,它甚至超過芯片。」


在合成生物領域,華熙生物已有一定的基礎,從研發微生物發酵、實現透明質酸的量產,工作的底層技術支撐就是合成生物。到2024年,華熙生物已經進行原料及合成生物研發項目132項。


作為重中之重的戰略,華熙生物仍然延續全鏈條布局的風格,要打造集「研發創新、中試及產業轉化、市場轉化」三力合一的「合成生物全產業鏈公司」。


有數據顯示,中國現有27.1萬家合成生物相關企業,國內僅從事化妝品原料開發的合成生物學企業就超過40家,華熙生物能否在這條賽道上再找到自己的護城河?


對技術型企業,研發投入是關鍵衡量指標。華熙生物的研發投入已經連年增加,2023年的研發費用4.46億元,同比增長15%。但只佔營收收入的7.35%,低於愛美客的8.72%和昊海生科的8.29%,也不到科創板研發投入佔比營收12.2%的中位數。


華熙生物的核心技術人員近期多有變動。2024年4月1日,華熙生物公告,原核心技術人員馬守偉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未滿一個月,核心技術人員王勇志辭職。此外,公司副總經理劉愛華、原核心技術人員欒貽宏,根據公司內部工作安排不再直接負責研發相關工作,也就不再認定為核心技術人員。

 

「華熙生物的產品可能給業界的印象還是偏低端一些。」一位一級市場投資人表示。


責編|要琢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7月首款新機官宣:7月3日,正式發佈 - 天天要聞

7月首款新機官宣:7月3日,正式發佈

大家好!這是屬於我們的時刻!通過各種秘密渠道獲悉,7月3日將迎來一次科技界的巨變。一款備受期待、始料未及的首款新機即將橫空出世!相信你們的心都在狂跳不已,對吧?別急,我來告訴你們一切,使你們更加心潮澎湃!超強性能,攪動市場炫酷外觀,驚艷至極
Counterpoint 發 618 手機戰報:華為同比增42.4%、vivo 增 12.6% - 天天要聞

Counterpoint 發 618 手機戰報:華為同比增42.4%、vivo 增 12.6%

IT之家 6 月 26 日消息,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昨日發佈報告,表示 618 購物節期間(2024 年第 21 周至第 24 周),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 6.8%。今年的 618 購物節從 5 月 20 日持續到 6 月 20 日,持續時間比往年更長,IT之家簡要介紹下各家手機廠商的情況如下:華為主要得益於市場對其
上海機場貨郵吞吐中11%是跨境電商貨,「帶電」和美妝類,收運方式有突破 - 天天要聞

上海機場貨郵吞吐中11%是跨境電商貨,「帶電」和美妝類,收運方式有突破

對「帶電」(指含鋰電池的貨物如藍牙耳機等)、美妝等跨境電商貨物,上海機場口岸正式開啟便利化收運方式,以助力貨物高效出口。日前,東航物流CK223航班搭載着70噸跨境電商貨物自浦東機場起飛,前往美國洛杉磯,成為首個享受該便利舉措的航班。隨後,又有卡塔爾航空、長榮航空等中外航司,攜「帶電」貨物陸續出運。中外航...
除塵耐磨彎頭基礎知識 - 天天要聞

除塵耐磨彎頭基礎知識

除塵耐磨彎頭是專為工業除塵系統設計的一種特殊管道配件,其主要特點是具有極高的耐磨性,以適應高磨損環境,如鋼鐵廠、水泥廠和燃煤發電廠的粉塵輸送系統。
一「探」到底,江鈴大道敢探者帶你探秘未知! - 天天要聞

一「探」到底,江鈴大道敢探者帶你探秘未知!

隨着夏日腳步的加快,涼爽的微風和燦爛的陽光為熱衷戶外探險的心靈注入了新的活力。秉持着夏日探險的激情,江鈴大道敢探者,這款傑出的硬核跨界大皮卡,憑藉其卓越的性能和華麗的配置,一經推出,便迅速成為越野愛好者與汽車消費者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