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江技術」或「公司」)9月8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於9月8日與多家機構投資者進行了線上電話會議。在會議上,銀江技術透露,公司醫療領域涵蓋了區域醫療、智慧醫院、互聯網醫療、醫療物聯網、醫療民生服務和醫療金融等領域,擁有7大平台、31大系統做支撐,形成全域健康生態鏈。醫療領域,公司與華為有長期的各方面合作,公司最早與華為合作內容是物聯網醫院,目前已經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貴黔總醫院等多家醫院項目展開合作,為醫院打造醫療物聯網系統,積累了眾多大型成功案例,也為公司業務帶來積極影響。

銀江技術公告截圖
銀江技術向投資者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及戰略定位。銀江技術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率先在國內提出智慧城市理念,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城市大腦。公司遵循「推動城市進步保障百姓安康」的使命,秉承「軟件設計、系統交付、數據運營」三位一體的經營策略,以自主創新技術為支撐,着力打造了以數據中樞和智能中樞為核心的城市大腦支撐平台,為數據治理提供一站式服務,為業務智能化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公司的主要業務涉及兩大業務領域:
(1)數字城市基層政府的社會治理和服務;
(2)數字城市細分領域項目建設和服務(具體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健康和其它領域,以下簡稱「數字城市行業業務」)。
目前,公司產品及解決方案累計服務客戶超過3000家,經過三十年的業務積累和技術沉澱,公司在產品質量、產品交付效率、技術服務水平、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廣大客戶的高度認可。公司與國內三大運營商、華為、阿里等頭部雲廠商之間建立了穩定的夥伴關係。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2,120,132.93元,同比增長13.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4,552,491.98元,同比增長20.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損益凈利潤83,459,320.10元,同比增長16.49%。
中期經營目標展望方面,從公司經營角度來看,一是持續加強核心技術投入與布局,推進募投項目技術研發;二是持續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機制,保障各業務縱向敏捷拓展與橫向高效協同;三是在數字經濟大賽道上,乘勢而上,突破不凡。
公司於本年度5月份完成了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資總額10億元,主要用於城市大腦整體解決方案研發及實施項目;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慧醫院項目。公司布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持續完善基於數據底座的軟件及產品解決方案,提升研發水平及產品競爭力。
公司於本年度6月份發佈了股票激勵計劃方案,2023年目標營業收入為20億元(較2022年增長24.1%),目標凈利潤為2億元(較2022年增長188.2%)。
以下為投資者關係活動主要內容:
1、應收賬款佔比較高,如何進行改善?
答:由於宏觀經濟環境因素,公司項目回款受到一定影響,但整體在可控範圍內。公司已針對大額應收賬款制定專項催收計劃。公司業務屬於社會民生基礎服務,相關業務款項基本都納入了各地方的財政預算,且公司業務主要集中於華南及華東等財政收入規模較高區域,回款具備有效保障。隨着全國經濟穩步復蘇,地方政府財政壓力逐步降低,公司預計未來回款將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地方財政實力增強,也有利於新訂單的釋放和存量訂單的執行,有望在業務上帶來更多機會。
2、請問公司的2023年上半年研發投入情況如何?
答:公司始終貫徹市場+技術雙輪戰略,持續加大自主創新科技投入。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790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38%,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的7.5%。
公司上半年在基層治理、智慧健康、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開展項目研發。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強化核心算法和數據治理研究,建立技術壁壘,圍繞研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相關核心技術、中台軟件及面向行業的應用產品和數據治理服務,加強數據資產建設和開發運營,迭代開發面向各業務場景的數據智能服務。
此前發佈的銀江技術數字治理模型+應用場景,具備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業務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從海量數據的運算與學習中持續自我進化。除此之外,公司也在積極開發醫療領域健康大模型軟件及相關產品應用。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計擁有授權有效專利254項,其中發明專利213項,擁有110項資質證書,擁有軟件著作權1135項。公司在不斷拓寬技術和產品的護城河,構築堅實的核心技術壁壘。
3、怎麼看現在的二級市場公司的股價,能不能出台具體方法維護下公司市值,維護下公司在資本市場形象?
答:二級市場股價受宏觀環境、資本市場環境、行業估值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有所波動,目前公司經營管理正常、戰略目標明確,各公司業務拓展順利。公司保持努力做好經營管理和以較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的初心不變。公司在密切關注股價的同時將不斷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和關注資本市場的情況,科學有效地傳遞公司內在價值,提振各方信心。
4、請公司簡單闡述一下公司成長性問題。
答:公司實施「數字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發展戰略,打造差異化競爭的護城河,實現收入與盈利能力的雙提升。其中,公司數字城市行業業務戰略性聚焦智慧交通、智慧健康和其它領域,以「AI賦能交通綜合治理、物聯網醫療、持續與華為合作開拓內陸海外市場」樹差異,將數字城市行業業務內核持續向高質量、高價值領域延伸,打造持續增長,實現產品結構升級及優質客戶滲透。繼續發展開拓全國市場區域,穩步擴大全國市場版圖,有序擴產以保證長期增長動能。公司研究院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相關技術轉化為場景應用,通過「軟件設計+系統交付+數據運營」三位一體的模式,為城市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提供建設運營服務,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在保持與業務協同、同步開發的基礎上,持續拓展產業鏈寬度和深度,重點布局基層治理業務。公司十分重視基層治理數字化建設業務,持續探索數字化基層治理鎮街大腦平台標準的制定、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產生實效等內容,公司整合相關業務及研發力量,積極擁抱AI,持續提升AI技術能力,重點加強數字治理+應用場景建設,通過強大科技能力為客戶創造價值,在數字經濟大背景下,公司將基層治理業務作為第二增長曲線。
5、作為高科技公司,公司對於高水平人才有着持續性的需求,請問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人才管理情況如何?
答:公司始終將人才工作放在首位,積累和沉澱了行業經驗以及培養了一大批專業領域內的業務、技術和管理人才,公司核心管理人員與核心技術人員從事數字治理與數字城市行業服務及相關領域工作多年,對企業管理、客戶需求等方面具有深刻的見解和認識,對行業市場及技術發展趨勢具有前瞻性、預見性判斷,擁有較強的企業管理運營能力,核心技術人員和管理團隊長期穩定、高度互補,形成了公司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項目品質、市場推廣等方面的突出優勢。
一直以來,公司提供業界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高水平的研發平台和發展空間來吸引人才加入,招收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持續提高人才儲備。為更大程度留住人才,上半年,公司還完成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工作。
6、此前參與過亞運會什麼工作嗎?
答:公司參與杭州「迎亞運保暢通」一面一網五點交通擁堵專項治理工作,作為專項工作重點企業,積极參与該標準制定與建設落實工作,將全力保障亞運會期間的交通暢行。不僅如此,公司創新應用AI、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為亞運馬術館打造了包括一站式智能亞運科技服務平台、智慧場館管理系統、智慧亞運馬術項目駕駛艙、馬術一站通網站、馬廄環境監測系統、智能安檢系統、客流監測系統、安防行為分析系統、無人機干擾系統,以及智能機械人在內的14項智能化項目,全方位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參賽服務與更加周到、貼心的觀賽體驗,為亞運馬術賽場繪就了亮眼的科技底色。
7、中央鄉村產業基金參與定增後,對公司業務有什麼推動作用?
答: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公司定增,既實現了優化股東結構的目標,雙方又實現了在共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和基層治理業務的發展方向上高度契合,推動了公司在中西部地區特別是新疆等地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相關業務的進展。
8、公司跟華為合作推進到什麼程度?
答:公司與華為有長期的各方面合作,合作內容不僅僅局限於醫療,還有智慧交通智慧路口等方面。在醫療領域,公司最早與華為合作內容是物聯網醫院,目前已經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貴黔總醫院等多家醫院項目展開合作,為醫院打造醫療物聯網系統,積累了眾多大型成功案例,也為公司業務帶來積極影響。在智慧交通領域,公司與華為合作展開了智慧路口的研究等內容。
9、公司醫療領域的業務布局情況?
答:公司醫療領域涵蓋了區域醫療、智慧醫院、互聯網醫療、醫療物聯網、醫療民生服務和醫療金融等領域,擁有7大平台、31大系統做支撐,形成全域健康生態鏈。針對過往公司標杆性項目所積累的數據內容,目前公司推出的產品有數據底座以及數據服務內容,公司在醫療領域積累與沉澱多年,在醫學信息化數據服務技術具有優勢,未來將獲得更大、更廣闊的AI+醫療發展空間。
讀創財經綜合
審讀:汪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