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華為nova 11系列及全場景新品發佈會在上海開啟。20幾天前,在同一個地點,華為年度旗艦p60系列和mate x3發佈。nova一直是華為旗下的面向年輕用戶的品牌,在外觀、功能點上一直有自己的特色,能找到更加垂直的受眾群體。
(雷科技攝製)
這場發佈會的主角當然是華為nova 11系列,不過除了它,華為同時也更新了手機之外的其他產線,包括智慧屏、穿戴產品、pc等。和nova 11一樣,這些新品都承載着華為的技術成果,展現出強勁的產品力。
可以看到,華為的手機以及全場景生態業務,正展示着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
nova 11登場,外觀和影像是核心賣點
華為nova 11系列的外觀和p60系列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手機背面排列的三顆攝像頭,組合位置和p60差不多。不過,仔細看的話,還是能發現差異,相比之下,nova 11後置三攝圓形鏡頭的圓心在同一條直線上,對稱感更加明顯。
同時,作為主打年輕群體的產品,nova 11系列的配色風格會更大膽鮮明一些。華為nova 11系列這次主打的是綠色素皮的「11號色」,後蓋採用了和名牌包類似的壓紋印花,排列着「nova」的logo,色彩活潑同時又有一些輕奢的感覺。
(圖源華為官方)
nova 11 ultra的體積和重量控制得不錯,188克重和7.88mm厚,標準版則更進一步,只有168克重和6.88mm厚。
nova 11系列正面採用了一塊挖孔全面屏,除了標準版都配備了兩顆前置鏡頭。
(圖源華為官方)
不難看出,這款手機的核心賣點之一就是自拍。據官方介紹,nova 11 pro和nova 11 ultra前置鏡頭組合為6000萬人像主攝+800萬,其中第二顆是超廣角鏡頭,用於多人合照等場景。
(圖源華為官方)
後置相機方面,華為nova 11和nova 11 pro採用了5000萬ryyb主攝+800萬超廣角微距鏡頭,nova 11 ultra則多了一個10檔物理可變光圈(f1.4-f1.0),帶來了更強的進光能力。
(雷科技攝製)
nova 11系列配備了新的xd portrait人像引擎,人像,包括夜景人像。從官方展示的樣張來看,能做到前景清晰自然、後景虛化恰當。
(圖源華為官方)
其他配置,nova 11全系採用了驍龍778g,它的性能比不上p60系列上的芯片,但勝在功耗控制出色,性能滿足也能滿足日常需求。充電方面,標準版為66w,pro和ultra則支持100w快充。
值得一提的是,nova 11支持雙向北斗衛星消息,這在nova系列上是首次。
(圖源華為官方)
總的來看,華為nova 11系列的核心賣點是別具一格的外觀和影像能力。在外觀設計上,華為下了很大功夫,材質、配色、工藝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相較於市面上的競品做出了差異化,整體的風格和調性也都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影像這塊的話,相較於p60系列,nova 11系列在自拍方面傾斜了更多資源。畢竟,對更年輕的用戶來說,無論是照片自拍還是短視頻、vlog錄製都算得上是剛需。nova 11系列的綜合實力,相當能打。
價格方面,華為nova 11 128g 2499元、256g 2799元、256g(崑崙玻璃)2999元、512g(崑崙玻璃)3399元,nova 11 pro 256g 3499元、256g(崑崙玻璃)3699元、512g(崑崙玻璃)3999元,nova 11 ultra(崑崙玻璃)4499元。
主角之外,還有這些全場景新品
這次發佈會的主角自然是nova 11系列,不過華為還帶來了其他多個產品線的新品。這些產品,都是華為全場景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為暢享60x
這是一款入門定位的產品,主打大屏和大電池賣點,它的屏幕達到了6.95吋,電池容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000mah,能比肩充電寶了。為了利用好它的超大電池容量,華為暢享60x還具備反向快充功能,最大功率為22.5w,隨時可以給其他手機補充電量。
(圖源華為官方)
華為暢享60x其他方面做得不錯,比如配備了5000萬高像素相機、對稱立體雙揚聲器、nfc,還專門打造了一顆「x」鍵,提升了細節體驗。
華為暢享60x 128g版1799元、256g版1999元、512gb版2299元。
華為手環8
華為手環8的外觀變得更加立體,顯得比較稜角分明。相比上一代產品,它厚度縮減到了8.99mm,重量減輕到14g,變得更薄更輕,佩戴體驗有所提升。
華為手環8還配備了1.47吋的amoled屏幕,主打睡眠、心率監測等健康功能,還支持100多種運動模式,續航時間最長有14天。
(圖源華為官方)
華為手環8標準版269元起,nfc版309元起。
matebook e 14/16
華為筆記本產品線此次也更新了,新款matebook e 14和 e16發佈。除了處理器升級為英特爾13代酷睿外,華為還加入了一些自研的技術成果,它們採用了華為超材料天線技術,聯網能力大幅提升,最遠聯網距離達到了270米。
華為matebook e系列的定位一直是偏向全能和實用,這次更新的兩款產品在辦公、影音娛樂以及專業生產力領域都能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圖源華為官方)
華為matebook e 14的起售價為5099元,matebook e 16為5699元起,還是頗具競爭力的。
華為智慧屏s3 pro
華為智慧屏s3 pro在外觀、畫質、性能等方面都有升級,它的邊框縮窄到1.5mm,屏佔比提升到了98%;它配備了兩顆芯片,旗艦主芯負責性能和畫質,ai視覺芯片則支撐智慧識別能力,給場景生態提供助力。
(圖源華為官方)
華為智慧屏s3 pro的起售價為5999元,給用戶提供了多個尺寸來選擇。
問界m5智駕版
它是首個同時搭載huawei ads 2.0⾼階智能駕駛系統和鴻蒙智能座艙3.0的車型,配備了多個高清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發佈會現場,余承東展示了這款車型的智能體驗和安全特性,比如它發輔助駕駛達到了接近l3的級別,面對複雜的路況能夠精確識別和判斷。
智能體驗方面,華為在問界m5智駕版上下了很多功夫,把很多音頻、視頻、網絡等領域的技術成果塞進汽車中,相當於搬進了一個小型的「全屋智能」,比如這款機型有華為技術的空間音頻和智慧大屏。
(圖源華為官方)
官方指導價方面,問界m5後驅智駕版27.98萬元、四驅智駕版29.98萬元、純電智駕後驅版28.98萬元、純電智駕四驅版30.98萬元。
問界m9
這款車型的正式發佈時間是今年第四季度,因此這次只是一次預發佈,余承東只公布了一部分信息。官方表示,問界m9的定位是全尺寸旗艦suv,會提供舒適的乘坐空間,價格在50-60萬元。
而且,問界m9還會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之外,帶來百萬像素智慧大燈、huawei ar-hud、ai大模型等技術成果。目前來看,問界m9將會是一款重磅旗艦產品,會給其他競品帶來壓力。
(圖源華為官方)
披荊斬棘,華為殺出一條血路
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年,華為面臨的困難是其他企業難以想像的。這些困難不來自於華為內部,而是源於外部環境的惡化,以致於華為長期在不公平的市場環境中和對手們競爭。
然而,即便遭受着各種不公平的對待和巨大的困難,華為仍然頑強地生存着,不但活下來了,而且活得很精彩。就我們所觀察到的消費端來看,華為穩住了手機產品線,不斷壯大完善全場景生態,並且不斷拓展它的邊界,打造出了空間智能、智能駕駛等新的優勢項目。
手機業務方面,外部封鎖導致華為在芯片上選擇很有限,但華為還是通過自研技術殺出了一條路,在多個維度上形成了產品的差異化優勢。比如這次發佈的華為nova 11系列,華為材質、工藝上的積累和美學設計上的沉澱,催生出了「11號色」的潮流外觀;華為在影像領域內的多年持續深耕,現在獲得了成果,在自拍、夜景、人像等影像場景下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風格,與競品拉開了差距。
(圖源華為官方)
在消費端,華為還在手機之外拓寬了產品線和業務。如今,在智能音頻、電視、pc、智能穿戴、iot以及智能汽車等多個領域,華為都是佼佼者,甚至對所在行業形成顛覆。
華為能突破重重困難,一次又一次帶來出乎意料的成果,可能有這麼幾點原因。首先,華為對技術創新高度重視,始終在研發上投入重金。華為大量的自研技術形成了技術成果,並成功商業化,轉化成了產品的差異化優勢。比如,iot領域,華為打造全屋智能,網絡連接技術來源於通信技術成果。智能座艙系統,則有很多來自於自研鴻蒙系統的成果。
其次,華為的戰略思維往往先人一步。對於智能家居,在其他廠商的思維還停留在讓設備聯網時,華為已經着手打造空間智能體系,用高性能主機來作為智能控制中樞。對於下一個互聯網時代,華為早早提出了萬物互聯的概念,並且圍繞着它制定了自己的發展戰略,全場景智慧生態、分佈式鴻蒙系統等,都是圍繞萬物互聯世界所設計的。
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華為始終有着逆勢而上、百折不撓的精氣神。自從誕生以來,華為一直都是全球市場上拼殺,習慣了在逆境中突圍。面臨著各種困難,華為總是能找到新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技術突破和國產化替代,都延續着新的希望。
華為此次帶來的nova 11和其他新品,再一次向世界說明:王者不是歸來,而是從未走遠。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