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企業高層赴美,爭取芯片豁免權,網友:大國鬥爭小國買單

2023年02月09日19:50:03 科技 1156

為了阻止中國的崛起,這幾年對中國的高科技領域進行了打壓,將華為這些中國高科技企業和機構列入清單裏面,禁止向他們出口相關設計和技術,導致華為無法獲得台積電的代工,麒麟芯片無以為繼,華為的手機業務元氣大傷,從全球第二掉到了Other。

除了打擊對手,還推出芯片法案來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該法案計劃分5年投入約527億美元的補貼,而且還為半導體製造投資提供25%的稅收抵免,不過該法案要求獲得相關補助的企業,未來10年內禁止在中國大陸新建或者擴建先進的半導體工廠,這無疑是要求台積電,三星等企業在中美之間站隊。

韓國企業高層赴美,爭取芯片豁免權,網友:大國鬥爭小國買單 - 天天要聞

而且這次沒有單打獨鬥,還聯合它的盟友對中國進行圍追堵截,譬如最近美日荷達成了協議,限制相關企業對中國的出口,除了荷蘭ASML和日本尼康的高端DUV光刻機將會被限制,日本的東京電子也會加入進來。還有之前的芯片四方聯盟,聯合日本,台灣和韓國對中國進行限制。

不過中國的實力今昔非比,這些年中國在半導體技術上面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中國的市場規模也舉足輕重,這不得不讓她的這些盟友有所顧忌,有網友表示芯片聯盟各方的利益不一致,美方坑盟友很有一套,到時候出現大國鬥爭,小國買單不會奇怪。

ASML就擔心在限制出貨的情況下,不僅僅失去了海量的訂單,而會加速中國自研的進程,最終實現國產替代,到時候ASML想要獲得中國市場的訂單就難了。

韓國企業高層赴美,爭取芯片豁免權,網友:大國鬥爭小國買單 - 天天要聞

而這些盟友中,最擔心的應該就是韓國了,因為中韓的外貿關係特別緊密,韓國每年在半導體產業上面拿到了對中國的高額順差。譬如去年3季度,中國大陸分別佔三星、SK海力士30%、29.2%的營收,如果失去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韓國會很難受。

而對方對此也很清楚,為了安撫韓國,去年10月出台的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政策中,對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等企業進行了豁免,他們可以在未來1年內獲得美系半導體設備的供應,所以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國大陸的工廠生產沒有受到相關影響,不過過了豁免期後,三星和SK海力士等企業還能不能繼續被豁免就難說了。

韓國企業高層赴美,爭取芯片豁免權,網友:大國鬥爭小國買單 - 天天要聞

而最近韓國媒體爆料稱,三星電子、SK海力士高層最近已前往北美,希望獲得《芯片與科學法案》的豁免權,以及延長對三星、SK海力士在華半導體工廠的出口管制豁免期。

看來韓國是想兩頭通吃,既不想放棄芯片法案的豐厚補貼,也不捨得在中國的這些投資和巨大的中國市場。

不過隨着美日荷達成半導體出口限制協議,韓國很有可能成為的下一個施壓對象,韓國到時候能不能扛得住很難說。

韓國企業高層赴美,爭取芯片豁免權,網友:大國鬥爭小國買單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對方的動作雖然越來越瘋狂,但這也意味着對方可以打的牌越來越少,而且這也讓國人認清了現實,放棄了相關的幻想,只會讓國內加大技術上面的投入,積極自研實現國產替代,到時候對方及其盟友想要拿下中國市場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