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購物模式,2011年,馬雲創造了阿里巴巴,此後,各大網絡購物平台如雨後春筍,迅速席捲了全國。在這短短十年,我國的電商經濟發展迅速,大大改變了物流行業的發展狀況。
到了今天,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了年輕人主要的購物方式,各大網絡購物平台開始不滿足於現狀,紛紛將目光瞄準了中老年人,尤其是拼多多橫空出世以後,更是改變了電子商務發展新業態,各大電商均轉戰農村,勢必將電商行業遍布整個華夏大地。
如今,「快遞進村」戰略已經實施了好幾年了,那麼它的現狀如何?與預想中的不同,農村快遞進村並非讓各大網絡平台實現了擴張,反而讓「快遞進村」舉步維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快遞進村之所以艱難,是受到了幾個方面的限制。
一是地理條件的限制,交通運輸不暢,人口不集中,空心村現象嚴重,很多物流快遞僅僅只能達到鄉鎮一級便不能前進,尤其是中國的西部地區,山勢險峻,地廣人稀,由快遞員運件進村根本不可能實現,這些地方很多快遞物流為了減少高額的運輸費用,甚至還進行了取件收費,取件費用一般在幾元到幾百之間,大大提高了購物成本,影響到快遞運輸服務體驗。
二是勞動力大量向外轉移,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剩下部分的老、弱、病、殘、幼受到自身文化水平認知及時間、精力限制,購買力不足。這些地方經濟相對落後,購物受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影響,很多中老年人受到偽劣產品坑騙,不相信網絡購物。
三是受整個大環境影響,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後,國際形勢緊張,社會經濟下行,人們減少了不必要的人口流動和資金支出。無論是電商購物還是實體店線下購物,購買力紛紛下降,購買力下降導致很多企業走上破產之路,據相關新聞報道,僅2022年一年,全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310萬個體工商戶註銷。蘇寧易購、國美、淘寶、京東、「三通一達」、順豐等眾多公司紛紛調整了發展戰略,積極完善公司治理,穩中求進,以求再創新績。
那麼,經濟復蘇是未來的必然之路,「快遞進村」是我們改變鄉村經濟的難題,我們該怎樣改變這種「快遞進村」艱難現狀?
第一,根據實際情況,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按村組設置一個快遞點,方便群眾就近收取包裹。快遞點設置要優先以村內小賣店、超市、雜貨店,為其帶來客流量,失現雙贏。同時,村裡快遞點的小賣店、超市、雜貨店可以更好地了解村內情況,便於服務,一舉多得。
第二,要積極打通由鄉鎮到村組的最後一公里,鼓勵成立專門進行鄉間派送的快遞公司,協調利用鄉村客運班線捎帶快遞進村,降低派件成本,提升服務體驗。
第三,電商購物平台也要積極推動農村生鮮電商的發展,和政府合作,培訓農民使用快遞外銷農產品,改變農村落後經濟狀況,減少物流流動的高成本現狀,增加快遞業務,降低配送成本。同時,也要完善物流體系,各大快遞物流平台也要針對物流亂象加強監管,嚴查快遞濫收費、多收費、不派送的等問題,並設置監督舉報電話,及時查處濫收費、多收費等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