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2022年10月10日13:27:12 科技 1155

喜迎二十大|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 天天要聞

9月17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新華社發

喜迎二十大|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 天天要聞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點火升空。新華社發

【十年答卷】

最近,中國航天很火。

通過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我們發現了月球上的新礦物「嫦娥石」。藉助天問一號「祝融號」火星車,我們發現火星上真的有水。有了中國空間站,我們的航天員不僅完成了多次出艙活動,還在太空進行「種菜」等科學實驗……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天事業進入創新發展「快車道」,一批航天重大工程成就舉世矚目,航天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從航天大國加快向航天強國邁進。

1.自立自強,深空探索走得更遠

「嫦娥」攬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組網,「天和」遨遊星辰……浩瀚星空,我們走得越來越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戰略方向和關鍵領域,航天領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不斷刷新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中國高度。

嫦娥三號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着陸,嫦娥四號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探測,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次實現「繞、着、巡」目標,成功實現我國深空探測事業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

羲和號」使我國正式步入「探日」時代,僅一年時間探測成果就創下了5個國際「首次」;

悟空」「慧眼」等科學衛星,在暗物質粒子探測、黑洞和天文觀測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如期完成建設,形成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全球觀測能力;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十年來,中國航天取得的創新成果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創新熱情,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航天自力更生、自立自強,矢志高水平自主創新的決心。

2.載人航天,「太空家園」成為現實

這是一個載入中國航天史冊的日子。

2022年6月5日,隨着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劉洋陳冬蔡旭哲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任務全面轉入建造階段,建成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的夢想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載人航天是世界上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這十年,我國載人航天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太空家園」建設穩步推進——

2013年6月,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飛船進入太空,先後完成了1次自動、1次手控交會對接,開展了太空授課,圓滿完成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

2016年11月18日,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駐留,為後續的中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2017年4月20日,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升空,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首次「太空加油」,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這一關鍵技術的國家。

2020年以來,我國先後成功實施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天舟三號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等9次飛行任務,構建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空間站在軌飛控管理體系。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着陸,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完成在軌駐留半年的太空飛行任務。

建造中國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也是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的重要標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載人航天工程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投入較少、發展較快、成果較多、可持續的、富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未來,中國載人航天將會從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進而邁向深空。

3.服務民生,航天技術深入尋常百姓家

無論身在何處,「北斗」幫你導航定位;足不出戶,「風雲」為你預知天象;地處偏遠,通信衛星助你聯網無憂……十年來,中國航天空間應用全面發展,推動牽引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和衛星遙感全面服務國計民生。

據國家航天局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國共實施283次發射任務,將625顆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我國在軌工作航天器約600顆,位居世界第二。它們在國土、測繪、環保、通信、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

且看一組數據:

通信衛星累計為國內偏遠地區1.4億戶家庭提供直播衛星電視以及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農村電商等服務,並在多次災害救援中提供高效應急通信服務;

北斗導航為超過700萬輛道路運營車輛提供安全保障服務,為超過4萬艘海洋漁船提供定位和短報及通信服務,還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精準定位導航服務;

衛星遙感為國內數萬家用戶和全球100多個國家提供服務,累計分發數據超億景,有力保障國內外重特大自然災害應急監測;

超過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實現移植深耕,助力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機械人等智慧產業加速發展,還孕育了太空製藥、太空育種、太空農業等新業態;

…………

很多人可能沒想到,航天技術與我們的生活如此緊密相關。「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提升了人民生活福祉。」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說。

4.和平利用,與全世界共享航天發展成果

走出地球,共同擁抱太空。

國家航天局表示,基於和平利用原則,中國與全世界共享航天發展成果。無論是即將建成的中國空間站,還是人類首次月背着陸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抑或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以及風雲、高分、北斗等一批航天基礎設施,這些航天技術成果不僅服務中國,還為全球提供全天候服務。

這十年,我國與34個國家航天機構和4個國際組織簽署84項空間合作協定或諒解備忘錄,與9個國家航天機構簽署了航天合作大綱,深度參與聯合國外空委等18個國際組織工作。圍繞嫦娥四號、天問一號等開展深度合作,與國際科學家共同分析研究月球與火星的探測數據。中國空間站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全球開放共享高分衛星16米遙感數據,為「一帶一路」沿線及全球150多個國家提供高分數據產品和空間信息支撐。牽頭髮起「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多任務小衛星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等多邊合作項目,與巴西聯合研製中巴資源衛星,與俄羅斯聯合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研製建設……

「外層空間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探索、開發、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是人類共同的追求。」國家航天局表示,中國將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着力在外空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高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認知,擴展和延伸人類活動空間,推動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

來源:光明日報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阿維塔12煥新升艙,價格下探至 26萬,還配三個激光雷達 - 天天要聞

阿維塔12煥新升艙,價格下探至 26萬,還配三個激光雷達

在「風阻係數」受質疑期間上市的2025款阿維塔12,顯得特別受人關注。日前,阿維塔12迎來了2025款煥新升艙。新車推出純電和增程雙動力,共6個車型版本,官方指導價為26. 99萬-42. 99萬元,權益後到手價為25. 99萬-41. 99萬元。阿維塔12新款車型新增岱紅內飾配色。搭配中控浮島樺木直排紋、炭灰色裝飾、Nappa真皮和超纖仿麂皮...
華為何剛:Mate40用戶至少還有千萬,升級鴻蒙5.0還沒結論 - 天天要聞

華為何剛:Mate40用戶至少還有千萬,升級鴻蒙5.0還沒結論

5月9日,華為終端BG CEO何剛回到母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並出席鴻蒙校園公開課。被問及如何規劃華為Mate 40系列升級鴻蒙5.0的計劃,他表示,當前確實沒有結論,但聽到了該機型至少1000萬用戶升級的呼聲,接下來華為會認真分析怎麼做。 華為Mate 40系列是華為公司於2020年10月22日發佈的手機,於2020年12月21日上市。Mate 40...
超能機械人推出「雛鷹計劃」,降低AI機械人創業門檻,縮短大學生創業團隊「從0到1」的周期—— 「我們要的不是打工人,而是AI機械人賽道的造夢者」 - 天天要聞

超能機械人推出「雛鷹計劃」,降低AI機械人創業門檻,縮短大學生創業團隊「從0到1」的周期—— 「我們要的不是打工人,而是AI機械人賽道的造夢者」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許芳 近日,來自湖南工業大學和湖南科技大學4名大學生組成的創業團隊,在湖南超能機械人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AI+機械人」大學生創業孵化計劃——「雛鷹計劃」中脫穎而出,憑藉清晰的商業化路徑獲得超能機械人「創業直通卡」。這支平均年齡約22歲的創業團隊,後續將參與「湘江1號」健康陪護...
民企打工人能當院士了 - 天天要聞

民企打工人能當院士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發佈2025年院士增選指南,兩年一度的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指南,兩院此次增選名額各增加最多100名。更令人矚目的是,中國工程院明確將8個名額主要用於....
通訊丨在國際光伏展感受中國「太陽能經濟」活力 - 天天要聞

通訊丨在國際光伏展感受中國「太陽能經濟」活力

新華社德國慕尼黑5月9日電 通訊|在國際光伏展感受中國「太陽能經濟」活力新華社記者車雲龍 黃燕為期三天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9日在德國慕尼黑閉幕。在這一全球光伏產業具有風向標意義的重要展會上,中國企業以創新產品和系統集成方面的強勁優勢贏得業界矚目。5月7日,參觀者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
榮耀400系列預告片宣傳獨特的影像美學 - 天天要聞

榮耀400系列預告片宣傳獨特的影像美學

榮耀正在通過預告片宣傳榮耀 400 系列的影像美學。榮耀在X平台上分享了一段新的視頻片段,揭示了即將推出的數字智能手機系列的完整設計,突出了一些重大升級。根據我們之前報道,榮耀已確認榮耀 400 系列將於 5 月 22 日發佈。
關於自動扣款,支付寶、微信緊急回應! - 天天要聞

關於自動扣款,支付寶、微信緊急回應!

近日「支付寶、微信 自動扣款服務」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發帖稱開通某個商家或APP的「先用後付」或「離店再付」之類的自動扣款服務後是給了對方直接扣款的授權,這一授權沒有期限,用過一次免密支付後商家隨時可以直接從賬戶扣款。不少網友擔心自己的資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