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迎來了飛速發展,但是在高端技術領域,我國依然非常落後,經常受制於人,而歐美等國家經常利用自己的技術霸權,對我們搞限制、搞壟斷,希望以此收割我們的財富!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投入,華為在通信、5G、芯片等高科技領域快速崛起,徹底觸動了美國的利益,於是美國對華為展開了全方位的制裁。當年華為的摺疊屏也因為西方的封鎖差點「流產」,因為一項關鍵的技術被卡了脖子,它就是「手撕鋼」。
其實手撕鋼就是普通的不鏽鋼而已,但需要把普通的不鏽鋼軋製得特別薄,必須薄到可以用手撕開的程度,大概是0.02mm的厚度才算合格。而這需要精度和密度極高的機床才可以完成軋制,所以這一技術基本上被老牌機械強國德國和日本壟斷了。
手撕鋼被廣泛應用到軍工、航天、核電、鋰電、電子等關鍵技術領域中,隨着我國經濟和產業不斷發展,我們對手撕鋼的需求越來越多。於是日本和德國開始坐地起價,一張A4紙大小的手撕鋼竟然能賣到400元,比銀的價格都貴,簡直不要臉!更氣人的是,為了限制我國科技產業的發展,日德聯手規定出口給中國的手撕鋼厚度必須大於0.03mm,小於0.02mm的最頂尖的手撕鋼給多少錢都不賣!
面對西方的封鎖,太鋼集團成立了專門的研發團隊,開始了手撕鋼的自主化研發!2018年太鋼集團經過了上千次的實驗之後,終於研發出了0.02mm的手撕鋼,一舉打破了日本和德國的技術壟斷,讓西方的封鎖徹底失效了。
不過隨後新的問題出現了,當時三星發佈了全球首款柔性摺疊屏手機,被認為是手機未來的發展方向。華為在跟進的時候,發現三星利用了一項「柔性鋼屏」的技術,也就是說柔性屏後面貼了一片「手撕鋼」,厚度很薄,但是卻能提供很好的支撐性、耐用性以及韌性。
面對華為被卡脖子的情況,太原鋼鐵集團再次伸出援手,在2020年將手撕鋼的厚度提升至0.015mm,打破了德國和日本保持的0.02mm的記錄。我國不僅在技術上追上了德國和日本,甚至實現了「反制」,西方得知了這個消息氣得直跺腳!
憑藉此項技術突破,太原鋼鐵集團也拿到了被譽為中國工業的「奧斯卡」的「中國工業大獎」。目前太原鋼鐵集團在中國手撕鋼市場市場佔有率超過70%,並且將「手撕鋼」這類天價產品的價格徹底打了下來!目前太鋼集團已經打入了各大汽車零配件廠商的供應鏈,以及國產手機廠商的供應鏈。而且太鋼集團依託自己的技術優勢,跟京東方和華為展開了深入合作,正在研究如何將太鋼這一產品價值最大化!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太鋼集團的突破,那麼華為、OV等手機廠商只能用400元一片的天價進口0.03mm的手撕鋼,那麼整個國產摺疊屏產業必定會被三星遠遠的甩在了後面。毫不誇張地說,太鋼集團就是華為背後的「靠山」之一,為這樣的中國企業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