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多年裡,蘋果iPhone等產品的主要生產線幾乎都在中國大陸,早期是富士康為蘋果代工產品,現在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企業也已經打入果鏈,成為了蘋果的代工廠。
蘋果之所以要把主要代工廠放在中國大陸,其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電子元器件的生產線基本都在中國等亞洲國家,而且中國供應鏈企業佔比很高。
據第三方此前統計,蘋果90%的供應鏈及工廠都在中國,本着運輸成本等因素考慮,蘋果把生產線放在中國大陸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其次是中國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而且中國的產業工人技術嫻熟、效率高、服從安排,蘋果將生產線放在中國大陸,必然是最適合不過的。
不過隨着近兩年中美持續產生摩擦,不確定性因素也因此大大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也在刻意擺脫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正在聯合富士康一起把iPhone生產線搬出中國。
近幾年郭台銘就在陸續將工廠搬到了印度、越南等國家,並且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了,早在2017年的時候開始為蘋果生產iPhone SE。
然後在今年4月,蘋果又宣布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13,再加上最新款的iPhone 14,印度工廠已經生產五款iPhone了。日前蘋果公司就明確表示,很高興能夠在印度生產iPhone 14。
而蘋果這樣做,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供應鏈多樣化,避免過度依賴中國地區。據悉,蘋果計劃在2025年將四分之一的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2022年底將有5%的iPhone 14在印度生產。
可見,蘋果生產線轉移至印度已經是大趨勢了,隨着印度工廠經驗越來越豐富,未來遷移至印度生產的iPhone還會更多,但蘋果此舉必定會付出代價,因為現在就已經開始發生了。
過去蘋果發佈一款新機,通常都會在中國市場上賣爆,短期內還會出現大幅溢價的情況,但自從iPhone 14系列發佈後,情況並沒有那麼明朗。
有媒體採訪黃牛,國行版iPhone 14現在要倒貼100元才能售出,iPhone 14發佈前打算今年賺它幾十萬,發佈後卻一天虧了幾十萬,這是今年倒賣iPhone 14的黃牛所遭遇的困境。
曾經的iPhone新機就像是理財產品,搶到就能賺到,誰也沒想到,今年的iPhone 14已經無法實現他們的發財夢了。
筆者在朋友圈看到分銷商的報價,512GB版iPhone 14到手價為7699元,等於是直降上千元,由於銷量表現不佳,蘋果代工廠富士康日前也開始行動了。
有消息稱,受iPhone 14銷量不及預期的影響,鄭州富士康正在拆除iPhone 14部分產線,至少在5個以上,富士康的行動,也再次反映出國人對於新款的蘋果手機,已沒有早年前那麼衝動了。
靠中國市場做大做強,然後又開始「卸磨殺驢」的操作,相信蘋果此舉很多國人都看在眼裡,這也直接反映到了iPhone 14系列產品上。
隨着蘋果與中國大陸的關聯性越來越低,未來選擇蘋果手機的國人也會越來越少,更何況國產華為等廠商都已經做強做大了,消費者完全有更合適、更安全的選擇。
那麼你們會考慮購買一台iPhone 14嗎,歡迎評論、點贊、分享,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