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2022年08月29日14:08:23 科技 1226

在26日下午徐匯政協舉辦的「提升區域科創策源能力」雙月協商會上,俞飈、喬宇、張立軍、徐立、姜昊、於曉菁、姜鋒、傅悅作了發言,8位市區政協委員緊扣主題,提出真知灼見。

「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 天天要聞

俞飈

市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發揮徐匯區基礎科研重鎮、一流大型臨床醫院集聚等優勢,加強生命醫學科創中心建設,建議:一是對標波士頓生命醫學研究和產業範式,提供充分的政策要素和政府資源,充分促進合作互融,保證從實驗室到臨床、從臨床到實驗室的無縫銜接;二是大力鼓勵和扶持生命醫學新型科創機構和創新型微小企業,建立從實驗室發現到市場產品的全鏈條服務保障體系;三是充分利用區域科研技術、科研人才和傳媒優勢,建成科學普及和教育中心。

「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 天天要聞

喬宇

區政協委員、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助理

徐匯區要發揮區域特色優勢,提升科創策源能力,建議:一是打造平台優勢,引領創新策源成果產出。對於落地徐匯區的各頂尖科研機構,要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創新能級,加快高水平基礎科研人才集聚,助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始創新重大成果突破。二是賦能重點產業,打通產學研一體化鏈條。推動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強調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鼓勵優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形成創新鏈應用閉環。三是重視國際化合作交流,聚焦科技要素優勢。搭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學合作交流樞紐,吸引國際國內人才、科技資源,構建國際化創新生態區。

「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 天天要聞

張立軍

區政協常委、騰訊公司副總裁、華東總部總經理、騰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區工商聯副主席

徐匯區要推動區內科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科技創新,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區內龍頭企業和科技中小企業的協同創新。發揮區內行業龍頭企業的創新生態功能,以共同利益為紐帶、市場機製為保障,鼓勵開展科技協同創新。二是要進一步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圍繞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需求,從供需兩端,政府、企業和數字化平台三方發力,着力解決影響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隱形台階」和實踐難題。三是要進一步發揮徐匯在科創策源能力上的區域引領作用。在區內打造一批可複製、可借鑒的應用場景和典型案例,增強區內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和科創策源上的動力和信心,發揮徐匯在全市科創策源能力上的區域引領作用。

「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 天天要聞

徐立

區政協常委、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區工商聯副主席

為持續驅動徐匯產業高端發展,建議:一是要打造垂直協同「生態鏈」,由「鏈長」企業拉動產業向上循環。由「鏈長」釋放並促進需求,以生態為整體同步推進產業活動,將垂直領域的技術研發到場景落地做深、做厚、做通、做到國際一流。二是發揮在地企業自主帶動作用,以科創投資牽引前瞻技術發展。支持區域內相關企業投資智能汽車、創新葯分子設計等行業,為場景開發、技術凝練、生態協同、錯位發展營造發展空間。三是提升技術賦能實戰水平,為創新方案落地釋放更多應用場景。希望徐匯鼓勵長尾挖掘與細分應用探索,持續開放相關場景,發揮公共數據資產作用,為相關科創企業及其生態企業的快速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支持。

「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 天天要聞

姜昊

區政協委員、石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執行總裁

為充分發揮徐匯區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綜合優勢,建議:一是壯大科創平台,增強人才集聚。以政府為主導,協同產業界、學界,靶向投入生命健康領域「策源」基金。科學規劃區域科創平台人才、資源配置,促進生命健康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二是優化科創生態,健全政策機制。逐漸打通貫穿生命健康產業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環節。立足海內外先進科技醫藥企業、人才「引進來」落戶徐匯,鼓勵科創型企業「走出去」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加速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企業審批流程。

「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 天天要聞

於曉菁

上海徐匯「區域型TTO」平台主任

「區域型TTO」 平台探索建立了「成果入駐-轉化評價-運營策劃-產業落地」閉環式成果轉化運營模式,以產業化增效為目標,通過推動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間的雙向滲透,為區域服務及經濟能級的提升做出貢獻。建議:一是加強行業主管部門對科研院所成果轉化支持,改善科研人員利潤分配機制,提升科研工作內驅力;二是打通迴路,為共研企業開通綠色通道,通過建立產業端與研發端的雙循環,實現企業降本增效;三是建立長效機制,加強資本、市場對於取證前關注,注重政策在該環節的「長支持」。從而通過聚集徐匯創新資源、打通協同創新鏈,提升區域資源優勢,構築創新生態高地。

「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 天天要聞

姜鋒

區政協常委、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市僑聯副主席(不駐會)

徐匯作為科技強區,具有很好的行業生態的優勢,建議:一是應該充分利用這樣的優勢,促進「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的產學研結合。比如,區域醫療共享和檢驗檢查互聯互通模式的全國業務模式的推廣。

二是加大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專家和海外留學生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隨着國內國際形勢的發展,人才的流動正在重塑科技人才高地。一方面要加大引智力度,區內可以出台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另一方面擴大留智的溝通渠道,發揮僑聯溝通作用,解決海外華人華僑在徐匯定居方面的困難。

「言」值擔當!聽8位與會委員、專家的履職聲音 - 天天要聞

傅悅

區政協委員、葛蘭素史克日用保健品(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企業事務部負責人、區新聯會會長

在徐匯優越的硬環境基礎上,打造具有徐匯特色、可持續的科創軟環境尤為重要。建議:一是挖掘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才和領軍者,通過他們,將科技成果進一步轉化、商業化,將好的產品、新的模式形成生產力,推動整個行業乃至社會的進步。二是在TTO的下游平台上組建適合生物醫藥行業的CRO/CMO/CSO的模式,通過集約化的方式,進一步將各個節點的「任督二脈」打通,練得獨步天下的拳法。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