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道,近日,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進行了一項很大膽的實驗——對機械人、人工智能進行全新改造,不同於以往為機械人和周圍環境設計一段程序,這一次研究人員加強了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的自我認知能力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家們決定讓機械人自己思考,讓機械人去自己決定,自己的雙手、雙腳可以做什麼,同時觀察在外部環境或事件改變的情況下,機械人們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應來,不得不說,這真的是很瘋狂了。
科學家為機械人構建自我意識,這有多大膽?
研究人員利用機械人的視覺系統,加入了自主程序,根據機械人的外部形態,進行自我學習,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機械人會不斷進行運動建模,機械人會學會走路、跑步甚至各種運動規劃,還可以學會使用雙手進行各種複雜的任務。
更厲害的是機械人通過已經構建好的運動學模型,應對各種極端複雜情況,例如如何躲避危險、如何躲避外部攻擊,這就像人類大腦一樣,當人類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本能的做出最有利自己的事情,那麼機械人就會思考我到底能幹什麼。
一個有關機械人的期刊雜誌《Science Robotics》中,就曾經發表過有關機械人自我思考、自我學習的論文,這篇文章中描述了機械人不需要人類的幫助(執行特定任務的程序),就可以自我掃描並且建立身體模型。
在此基礎上模擬各種各樣的運動型模型,最終機械人可以像人類一樣,尋找最優解決路線,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實現自我糾錯、自我修正,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完成最終的任務。
那麼,擁有「自主意識」的機械人,又是如何學習的呢?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創意機器實驗室里,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相關的實驗,研究人員把一個機械人放在了一個四面都是鏡子的屋子裏面,這個機械人擁有自主神經網絡和自我學習能力,剛開始的時候這個機械人就好像一個嬰兒一樣,對外界的事物十分好奇,通過鏡子的反射讓它認識到原來鏡子中的就是自己。
隨着機械人不斷觀察着自己,它開始漸漸做出各種動作,摸索出程序與動作之間的聯繫,就這樣學習了3個小時後,機械人對自己有了充分的認知。
比如說它知道了自己長的什麼樣,有多高,能做出什麼樣的動作,如何通過比自己矮小的門之類的問題,而且隨着這種自我認知不斷深入,準確率和能力都會相應的提高,這樣一來機械人就可以完成各種複雜的任務了。
其實人類發明機械人就是為了代替人類完成複雜、危險的工作,目前的機械人更多依靠人類的操作和判斷進行工作,除非是特定的工作環境下,才能夠完全實現自動化。
如果機械人可以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自我認知、自我學習,無論發生任何突發情況,機械人都不要人工的介入,例如機械人代替人類在工廠中巡檢,檢查各種問題和故障,也可以在極端複雜的環境里,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那麼,機械人是否能產生智慧?
在眾多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機械人產生智慧,最後反客為主,那麼現實中的機械人真的可以達到這種程度嗎?
答案是不能,至少目前的答案是否定的。就算是上面講到的機械人,也僅僅是一段程序,與機械人產生人類的智慧還有本質的區別,通俗來講擁有自我觀察、自我學習的機械人也只能針對某一方面,它是沒有自我意識和情感的,自我學習的過程也僅僅針對的是運動行為模式的構建和積累。
它還需要人類給它下達具體的任務目標,只不過這個機械人不用人類教它怎麼做了,你只要說:「把桌上的飲料拿給我」,機械人就會自我學習如何使用雙手拿東西,然後完成拿飲料的動作,進一步的提高了機械人的使用效率,機械人神經網絡也只是模擬人類的思考方式,最終把這種思考方式變成機械人的一種工作模式。
從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來看,想要讓機械人擁有情感和思維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也不要過度擔心,畢竟機械人、AI最終都是為人類服務的,是幫助人類提高生產、生活效率的。那麼,大家覺得,科學家們不斷升級機械人的「新功能」,對人類,到底有沒有威脅呢?歡迎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