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夏侯鳳超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即將落戶濟南東部歷下區長嶺山片區。今年以來,華為與濟南交流密度增大,動作頻頻,釋放了何種信號?

此前已多次牽手
在華為落戶濟南的消息之前,華為與濟南在此前已多次「牽手」。
2022年伊始,華為高層就頻頻來訪濟南,與山東大學、山東能源、山東重工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並在濟南加碼升級華為濟南研究所。
根據合作內容,華為與山東重工集團將在裝備製造業數字化轉型、「5G+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合作、數字化技術人才培養、智能製造創新中心產業合作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華為與山東大學將圍繞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成果轉化、智慧校園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華為與山東能源集團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將從工業互聯網、智能礦山建設等關鍵領域,通過攻克一批行業創新引領技術、研製一批行業數字化標準、培養一批數字化創新人才,從而推動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支撐以山東能源為代表的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資料顯示,2020年,華為(濟南)軟件開發雲創新中心、濟南「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華為(濟南)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落地濟南市歷下區明湖國際信息技術產業園。
「三中心將以數字經濟為發展方向,以科技創新為抓手,以創新平台為載體,基於人工智能算力、創新能力平台,創業聚集平台,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平台,打造全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領先標杆,將人工智能技術和實踐進行分享,攜手合作夥伴推動智能化產業的升級,為濟南帶來新的經濟發展。」華為中國區副總裁、華為雲與計算中國區總裁史耀宏表示。

華為來訪濟南密度增大
今年上半年,華為方來訪濟南密度增大,透露出不少信息。近日,網傳一張活動背景為濟南歷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化合作協議簽署儀式的照片。其中,圖片中參與簽約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曾在2月27日來訪濟南。

「華為與濟南的合作逐步加深、範圍不斷擴大,關係越來越密切。」2月27日,徐直軍一行來訪濟南時表示,目前華為在濟南已合作落地三個創新中心,立足濟南,服務山東產業和人才發展。
「下一步,希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在政府、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軟件創新、人工智能創新、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尤其是政務一網通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共同加快推進華為山東區域總部及濟南研究所項目、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項目落地。」徐直軍說。徐直軍提到的華為山東區域總部及濟南研究所項目,也是備受大家關注的項目。
華為研究所是華為研發體系的重要一環,已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成都、杭州、武漢、蘇州等城市落地,已成為拉動當地產業轉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公開報道顯示,華為濟南研究所實際上已運營數年,由於規模比較小,此前掛在華為南京研究所下,而華為濟南研究所將借徐直軍來訪這個契機與長沙研究所一道正式成立。
在2月27日的來訪中,徐直軍提出的政務一網通方面的合作,近期也有了進展。6月9日,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於海田會見了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政務一網通軍團CEO楊瑞凱一行。
「近年來,華為公司和濟南市的合作交流不斷加深。」楊瑞凱說,下一步,華為將圍繞城市數字化、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持續加大在濟南的人才、技術引入及資源賦能,加快推進相關項目落地,為濟南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為濟南帶來的不止科創力
濟南的種種表現,足以展示濟南對華為入駐的期待和誠意。在與華為客人的對話中,于海田多次提到「濟南市將持續創造更優良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這也透露出濟南對華為在內的企業的渴望。
華為將為濟南帶來什麼?徐直軍曾表示,華為將「為濟南爭先、提升創新力提供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全力推動濟南市在產業數字化的場景資源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加速綻放,加快高質量發展,助力濟南打造黃河流域信息樞紐中心城市和中國智慧名城」。
提到的科技創新支撐能力,與濟南目前的發展目標不謀而合。當前,濟南全力集聚大院大所等高端科創資源,科創實力顯著增加,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而省黨代會也賦予了濟南責任和使命,提出「實施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標準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不難發現,華為將為濟南在科創方面賦能。
在與濟南的對接中,華為方也多次提出「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等合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協同發展。」被列為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之一。此外華為提出的「智慧城市建設」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提及。
對於三大戰略疊加的濟南來說,與華為等企業的的深入對接,無論是對科創力的提升還是數字化城市的賦能,可以預見的是,都將為濟南在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取中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