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憑藉著出色的產品和頂尖的科研成果優勢,在全球科技市場上,已經成為數一數二的存在。尤其是庫克接手了蘋果之後,蘋果公司的賺錢能力也越來越強,且蘋果也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市值突破30000億美元的公司。正因為蘋果擁有驚人的賺錢能力,所以能夠成為蘋果供應鏈中的一員,也是一件讓人驕傲的事情。
但成為「果鏈」成員並非簡單,蘋果公司對於對於供應鏈企業的管理可以用「苛刻」來形容,除了蘋果擁有漫長且嚴格的審核程序外,為了儘可能避降低「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風險,蘋果不會採用單一供貨商,就拿屏幕來說,蘋果的手機面板供應商有三星、LG以及京東方等。
在此過程中,蘋果除了會對供應鏈企業壓價外,還會要求廠商將生產工藝出讓給其他競爭對手,從而由幾家供應商同時供貨,從而達到蘋果對於產品統一標準的要求。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進入「果鏈」雖然很光榮,訂單量能夠得到增加,或許也會影響公司市值,但其實供應商的利潤反而少了。
並且,對於蘋果供應鏈企業來說,還存在隨時可能被踢出局的風險。去年,包括歐菲光在內的34家國內供應鏈企業,就被蘋果無情的拋棄了,而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導致歐菲光市值暴跌,凈利潤暴跌90%左右,一夜之間幾乎破產關門,真是一場悲劇。
當時,央視就對中國企業發出了提醒,國內供應鏈企業要擺脫「蘋果依賴症」,且多元化布局。蘋果都懂得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面,為何國內供應鏈企業會不知道呢?或許針沒有戳在自己身上,所以不覺得痛,央視的提醒並未產生太大的影響,依然有不少國內供應鏈企業將所有的資源和關注都放在蘋果身上,結果,歐菲光悲劇再上演。
近日,蘋果官宣,手機屏幕生產廠商京東方被踢出了iPhone13手機的供應鏈。具體原因是,京東方更改了OLED屏幕面板的設計。被蘋果拋棄的京東方,相當於按下了「暫停鍵」,未來的發展前景堪憂。
畢竟一向支持京東方的華為,目前手機業務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如今又失去了大客戶蘋果,這對於京東方來講,猶如當頭棒喝,影響甚大。
在經歷了歐菲光以及京東方事件後,國內供應鏈企業應該認清了蘋果的真面目。而且除了中企之外,從蘋果對俄斷供的態度就能看出來,這家公司一向以利益為先,千萬不要對蘋果等美企抱有任何的幻想,認為對方多少會講點情面。當涉及利益的時候,翻臉不認人是必然。所以擺脫「蘋果依賴症」已經迫在眉睫,不能再等了!央視的提醒應該得到重視,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