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方方一座城,裏面住着一百人,輕易不開城,開城就死人。打一生活用品。
這是個八十年代流傳下來的老謎語,出這個謎語的人是我們生產隊的牛把式,六十多歲,年輕時參加過戰鬥,聽他講了很多的戰鬥故事,有時還掀起來衣服讓大家看他的傷痕,我們非常敬重這位參加過革命的牛把式爺爺。
特別是冬天,家裡冷,我們這些孩子們,晚上都跑去牛棚里烤牛屎干火,一邊烤火一邊聽着牛把式老人講故事。
這是他出的謎語,在坐的人沒有一人猜出謎底,有個見多識廣的隊副大叔說:「我去過這個地方,確實是四四方方的高牆城池,平時四門緊閉,聽說過去在這裡戰爭死了不少人,是不是西安城?"老把式笑了說:"你想多了,這只是個謎語,打一生活用品,大家都用着呢!」
在坐的孩子的嘰嘰喳喳,有的說香煙,有的猜筷子,有的還說豬圈。
老把式有些賣關子,他當時沒有給出謎底,讓大家猜。
冬天就是在這裡伴隨我們烤不起火的窮人,悄悄的的度過。開春後我們陸續的開學了,天也暖和起來了,牛棚里的牛屎火堆也被生產隊長澆滅了。
牛把式這個謎語一直就沒有人猜的出,當我們憋不住去問他時,才聽說他因傷病複發住院了,我們幾個孩子湊了幾角錢準備去醫院看望看望,順便也能討回個謎底。就在我們湊齊了五角錢去商店買了二斤樟木果子去看他時,生產隊長從鎮上急匆匆地跑來村裡說:「不好了,老把式在醫院裏去世了!」我們幾個小朋友聽了都哭了,那包點心也散落在地上,二牙子說:"牛爺爺死了,以後我們聽不到戰鬥故事了。"小黑四說:「謎底沒說!」
聽隊長說,牛把式是英雄,過去家人被反動派殺光了,革命後回家裡沒有了親人,老伴早已去世了,沒有子女,是五保老人。
送葬的那天,大人們說要有個孩子給牛爺爺提馬燈在棺前領路去墓地。隊長說:"不是白提馬燈,誰提馬燈以後,老把式的破草屋留給他將來做宅基地。」
我去提了這個馬燈,在領棺的路上,我哭了,我不僅僅是為了那個謎底,因為我聽過他的故事,看過他的老傷疤。
清理遺物時,隊長把一枚抗美援朝紀念章交給了我說:「收着,將來有個念想!"
後來我長大了,去參軍了,老把式的謎語和軍功章一直伴隨着我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