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能忘了祖宗


回家偶爾和父親聊天,說起輩分之事,誰知又打開了他的話匣子。他是侃侃而談,激動之餘,就站起身來,倒背着胳膊來回踱步,儼然像一位先生,在給學生們上課。


從始祖趙老先生談起,一直到現在的輩分,講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然後要求我們雖然都記不下來,但至少要知道曾祖父的名字,也就是爺爺的父親,否則的話就算不孝。


其實我對這個話題,就不感興趣,在父親慷慨激昂地談論時,我卻看着手機,讀了友友的文章,精彩處,有時候還不斷地喜形於色,於是父親看到後,更加的慷慨激昂了。


也許父親說得有道理,斷不能忘了祖宗。但如果說過年兒的時候,去地里燒紙,我是分得很清楚的。哪個是曾祖父的曾祖父的墳,哪個是祖父的祖父的墳,然後就是父親的祖父的墳,從來不會錯的。


至於名字嗎,我確實記不下來,倒不是多難記,也不是腦子笨,因為電話號碼我能記20個,身份證號碼和幾個銀行卡號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究其原因,其一是不常用,其二,根本就不認識,說實話,也沒有什麼感情。即便是記下了,時間又長,就又淡忘在記憶里。


終於有一天,父親對着我們兄弟倆,問我們曾祖父的名字。我們倆竟然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於是父親大怒,說我們忘了祖宗,簡直是大逆不道,一頓教訓之後,我們惶惶然的離開。


為了不忘記祖宗,大逆不道,我竟然抄了祖宗的名字,認真地去記,可是時間一長,就又忘記了。當然了,爺爺的名字是絕對不會忘的,因為爺爺長在我的記憶里,那音容笑貌記憶猶新。


我非常苦惱,於是問了同事,誰記得曾祖父以上的名字,結果是十有八九不知。看來忘記祖宗之不孝並非我一人所為,心中頓感輕鬆。


但如果去見父親,總會慌忙的去看曾祖父以上的名字,然後背誦幾遍。馬上走到父親跟前,又怕忘記,於是不問自招,直接就說了,就又看到了父親的笑容。


在和兒子談話的時候,談及到這個問題。於是我並不要求兒子,去記祖宗十八代的名字,但要求他要知道跟誰近或者遠。


「有用嗎?」兒子不屑地說,「處的近就近,道不同不相為謀,輩分近而心不近管用嗎?有時候同輩的兄弟,還不如外邊兒一個朋友呢!」


我還能說什麼呢?只希望兒子別忘了祖宗就行了,至於其他的,我也不想管了……